【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復健科醫師表示,所謂「增生療法」主要用於軟組織或關節受傷、退化、鬆弛或修補不完全,導致身體特定部位機械強度不夠所造成的慢性疼痛。治療方法是藉由注射,刺激自身免疫修補反應,進而增加或維持軟組織強度,從而減緩或治癒慢性疼痛。
一名四十歲女性,因車禍引發頸椎甩鞭症候群及椎間盤移位併神經根病變,經物理治療後,神經壓迫症狀改善,但肩頸部位疼痛時好時壞,無論物理治療、按摩推拿或藥物治療均無法徹底改善。經醫師評估,建議使用「增生療法」局部注射,一周後,肩頸疼痛大幅降低,後續追蹤不再發生,可見增生療法可治癒慢性疼痛,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政宜說,增生療法的注射針劑,從高濃度葡萄糖水、甘油、酚到血小板豐富血漿不一而足。對常見如下背痛、膝關節炎、阿基里斯肌腱病變、頸部疼痛、甩鞭症候群後遺症、足底筋膜炎等軟組織及關節疾患,都有很好的治療成效。但此一治療與一般止痛針劑注射方式不同,也不是所有疼痛問題都適合增生療法。
他說,增生療法仍需自費,較適合無法持續復健者,或復健過後仍狀況不佳的慢性發炎病患,建議患者於接受注射前,須經過醫師詳細評估、討論並解釋治療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才能提高治療成功率、避免併發症或副作用出現,擺脫令人困擾的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