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宰相文天祥的〈正氣歌〉裡有一句話說:「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齊國太史與晉國董狐,都是春秋時代的史官。齊國太史因為大夫崔杼殺害齊莊公,而在簡冊上寫下:「崔杼弒其君光」這幾個字,崔杼要求史官改寫,但太史不為所動,崔杼便將太史殺了;太史的弟弟又接著寫:「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又把他的弟弟殺了;另一個弟弟不怕死,也跟著這樣寫,崔杼再殺;第三個弟弟又這樣寫,崔杼只好放棄,任由史官書寫。
崔杼殺的這個齊國君主叫做莊公名「姜光」,他的父親則是齊靈公。靈公雖然立他為太子,卻因為寵信戎姬,又想另立戎姬撫養的仲姬之子「公子牙」為太子,後來崔杼趁靈公重病,擁立太子姜光,並且殺掉戎姬與公子牙等相關人士,在血腥中即位。
崔杼與齊國君主同姓都姓「姜」,他愛上了齊國大夫棠公的妻妾棠姜,棠公去世後,崔杼想娶棠姜為妻。崔杼的駕車官東郭偃正好是棠姜的弟弟,東郭偃原以同姓不婚為由,不願撮合,但拗不過崔杼的要求,也只好答應,最後棠姜終於嫁給了崔杼。這時的崔杼因為擁立莊公又懷抱美人,相當的得意。
但莊公卻是一個好色之徒,他看見了崔杼美麗的妻子,便利用國君的威勢,強迫棠姜就範,從此經常出入崔家,甚至還把崔杼放在家裡的帽子賞賜給其他人,擺明了不把崔杼當一回事,又好像他才是崔家的主人似的,崔杼於是決定要殺掉這個強奪人妻的昏君。
莊公在位的第六年,崔杼聯合慶封與賈舉,趁莒國國君到訪齊國時,故意缺席,稱病在家休養,引誘莊公到崔家探視。色欲薰心的莊公又想找棠姜調情,沒想到崔杼與慶封,早已準備好武士對付他,莊公想要爬牆逃命,結果腿部中箭隨後遭亂刀砍死。史官則是不怕死的寫下這段齊國歷史:「崔杼弒其君光」。
崔杼與慶封擁立齊靈公的小兒子杵臼即位,也就是後來的齊景公。莊公固然因為好色而遭到大臣殺害,但大臣弒殺君主,仍被史官認為不可取,而以剛正史筆記載下來。史官這分勇氣令南宋文天祥讚嘆,也讓後來的人激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