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議會十三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針對危險性化學物質的「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法案」,結束長達三年的遊說行動和政治爭論。這項法案是近年來最具爭議性的立法案件。
這項法案備受生態學者和化學工業界嘲笑,卻得到消費者團體的推崇,主要目標是針對從清潔用品到玩具和塑膠類的三萬多項產品,不可存在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傷害的化學物質。
根據統計,在歐盟市場中現有十萬項產品裡,只有從一九八一年才被引進市場的三千種產品,有經過詳細的檢驗。這項法案要求製造商和進口商,日後必須詳細註冊所使用的化學物質,並提供可能引起的危險訊息給消費者參考。
法案的規定,意即生產者必須肩負起使用化學物質的安全責任。現有實施四十年的系統規定由公家機構提出產品有危險的證據。
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芬蘭政府,全力支持這項法案。芬蘭貿易暨工業部長佩卡利南表示,對化學物質的規範將帶動整個歐洲的化學物質改革,成為全球的先驅和開拓者。
但環保聯盟和部分婦女團體仍認為這個法案太過溫和,並有太多漏洞,讓一些可能造成癌症、出生缺陷等有害物質仍然可以繼續使用。
歐洲最主要的消費者團體「歐洲消費者組織」對這項新法表示滿意,但也很擔心法案從明年七月起將如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