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食藥署十二月初公布三十三項藥品須重新「生體相等性(BE)」試驗,證明與原廠藥相同療效,否則年底前須下架。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昨天表示,不合格名單竟有多家通過認證的GMP藥廠,質疑認證制度失靈。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三十三項藥品是由南光、五洲、瑞士等十一家藥廠生產,南光化學製藥在三十三項藥品中占了十三項,五洲則是七項藥品,分居一、二名。
滕西華說,十一家藥廠中九家通過PIC/S GMP、一家通過GMP品質認證,通過認證的藥品,還可獲得較高的健保給付,她質疑藥品PIC/S GMP原本是優良廠商認證,如今卻成了違規大戶,國家認證反而是「藥」命保證,要求違規三十三項藥品應全面下架。
食藥署科長祁若鳳表示,十二月初公布後,陸續請十一家藥廠補送資料,並協助醫院幫助患者換藥品,考量用藥民眾換藥風險,目前沒有考慮違規三十三項藥品立刻下架,將會依各別廠違規情節,發函陸續要求後續處理,針對九家藥廠進行查廠後,將視違規狀況,公布各項藥品的下架日期。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施如亮則說,只要食藥署確認需下架,就不會再給健保給付。
9藥品需BE試驗 先下架
食藥署昨天再公布另外二十一項藥品評估結果,其中九項處方變更需重新執行BE試驗,產品需下架,待完成試驗後,才能重新上架。
這九項分別是「五洲」過敏樂雷錠十公絲、艾雷克持續性藥效錠六百公絲、過敏貝斯錠十毫克、固胰康緩釋錠三十毫克、降壓英達緩釋錠一點五毫克、引達平持續性藥效膜衣錠一點五毫克、絡益達膜衣錠十毫克、「五洲」替你舒壓多莎錠二公絲、腸立挺錠一百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