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後期齊國出現了一個軍事奇才,他的名字叫做田穰苴。田姓是當時齊國的四個大姓。齊桓公時代,陳國的公子完,為了躲避內亂,從陳國逃到齊國,並把陳姓改為田姓(陳與田古語類似)。陳完就在齊國落地生根,後代子孫還為齊國立下戰功,到了齊景公時代,田穰苴嶄露頭角,為田姓帶來莫大的榮耀。
田穰苴並不是田家的嫡系子孫,在重視嫡子繼承的春秋時代,庶出的就不受重視。田穰苴並沒有因為他姓田而顯得高貴,反而沒落成為一般平民百姓。發掘他才能的,則是當時齊國的相國晏嬰。晏嬰認為田穰苴文武全才,是國家棟梁。
齊國當時受到西邊的晉國與北方的燕國威脅,國土遭到侵占,偏偏齊國常打敗仗,齊景公希望能找到幫他打勝仗的將領。晏嬰於是推薦田穰苴,齊景公與田穰苴交談之後封他為將軍。田穰苴認為他身分卑微,突然做到將軍,人微權輕,希望能派一個君主信任的大臣監軍,這樣才能建立威信。
齊景公便派寵臣莊賈監軍,雙方約定中午時間碰面,莊賈與親朋好友連開惜別歡送宴,竟把約定的時間耽擱了,而且見到田穰苴還嘻皮笑臉,沒想到田穰苴竟依軍法要斬他。
莊賈連忙派人向齊景公求救,救兵還沒到,莊賈就被執行死刑完畢。救人的使者本想為莊賈出一口氣,田穰苴又依軍令打算把擅自在軍營裡急速駕車的使者殺了。
使者嚇壞,田穰苴則說,國君的使者代表國君,不能依軍法處死,於是就把車子拆了,並殺了駕車的車夫及一匹馬。田穰苴留下一句名言:「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齊國的部隊在田穰苴帶領下變得勇猛強大,晉國與燕國知難而退,把占領的土地還給齊國。齊景公大樂,封田穰苴為大司馬,因此他又被稱為「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的兵法以軍紀為基礎,建構出大格局的戰略思想,嚴肅的軍令與絕對的服從,讓他成為春秋戰國兵法家中的第一人。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