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散步,我希望你能夠細讀哲人盧梭的文章〈孤獨散步者的夢想〉。盧梭在散步時領悟到一個真理:讓各種花、鳥、草木環繞自己,任由每一件可愛的事物皆融入想像裡,心靈將因此而獲得完全的靜息。他認為能夠深入平和寧靜的境界中重新尋獲自己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快樂無憂的人。
中國古代文人中,最懂得像盧梭那樣,從漫遊中了解生命真諦的散步者,應該是唐朝大詩人王維了。王維在五言律詩〈終南別業〉裡,以輕描淡寫的筆觸勾勒晚年隱逸的生活:「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對王維而言,散步的情趣應在心中深藏,如將花蕊蘊涵於果心的無花果一樣。散步時「行到水窮處」,王維仍能怡然自得,因為他不在乎停步「坐看雲起時」。懂得隨緣自在,就能夠飄逸灑脫。這兩行詩含蓄地暗示:生命陷入困境時,不妨忘懷人間得失,讓心靈舒展為一卷淡雲,從失望與悲哀中自拔而起,化煩惱為菩提。
我也是一個孤獨的散步者,我喜歡帶著平常心到田野去聆聽大自然的呼吸與脈搏。風的絮聒,水的呢喃,樹林的細語予我安詳與平和。我從季節的交替,天氣的陰晴,草木的枯榮靜觀宇宙中的緣起緣滅。我從晶瑩的露珠,綻放的花朵,凋零的枯葉投影於心中的一瞬,尋找頓悟的愉悅。
有人問正在鋤草的聖法蘭西斯:如果預知那天日落時將要死亡,他有何打算?聖法蘭西斯平和地回答:我願將花園裡的雜草鋤完!
如果有人以同樣的問題向我提出,我將回答:
「我願靜靜一個人到屋外去散散步,回來喝一杯熱茶,然後將自己寫過的文章整理妥當,給孩子留下一張便條,告訴他們如果想念我,就翻一翻這幾本書吧,他們肯定會聽到,我安詳地與朋友閒聊!」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