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一的女兒說要和國中的好朋友到台北二日遊,希望我們能答應。二個小女生自行規畫路線,從搭火車到搭捷運,從出發地到目的地,還列了一張行程表及旅費預算表給我們看。那張行程表裡有平溪放天燈、九份逛老街、台北火車站地下道、天文館,住宿地點是同學在基隆的親戚。
我那寶貝女兒坐火車都搞不清楚在第幾月台,而且從來沒有出過遠門,一下子要從彰化社頭這個鄉下地方跑到台北去,又要過夜,說真的,我實在很不放心。
「媽媽,可不可以讓我們去台北?」
「妳們二個小女生從沒出過遠門,媽媽真的很不放心。那個親戚,媽媽也不認識,萬一出問題,怎麼辦?」後來,女兒列了一張同學親戚的名字及電話給我,還附贈一張父親的同意書。
「媽媽,爸爸都同意我出門了,您讓我一個人出去試試看,好不好?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讓孩子出去看看吧!要放心,不要擔心,我們女兒一定沒問題的。」孩子的爸爸這麼說。
不知是否平常看太多社會新聞了,橫說豎說我都不放心,可是孩子的爸都答應了,我只好告訴自己:「孩子大了,該學著放手了。」看著女兒高興地打包行李,心想有一天女兒也會走入另一個家庭,那時打包的可不止一個行李箱吧。
手機傳來女兒的簡訊:「媽媽,我到台北了。」「媽媽,我在平溪了。」「媽媽,我已抵達基隆。」貼心的女兒每到一個地點就發通簡訊讓我安心,我也真的放心且放手,沒打過一通電話給女兒,讓女兒好好背著背包旅遊去。
結束旅程歸來,女兒開心分享二天來的點點滴滴,包括要認真讀書,將來想到世界各地去看看,也學到如何運用有限的旅費,她說這樣一趟走下來,想法也變得更不一樣了,感覺自己長大了。
「女兒,媽媽也長大了,這二天,我都沒有打電話給妳哦!」「是啊!可是爸爸一直打電話問我到哪兒了?吃了沒?一天打好幾通呢!」一旁的外子露出尷尬的笑容說:「爸爸擔心妳嘛!」原來,該學習放手的是孩子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