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佛緣47 --李炳南居士創佛教蓮社領導念佛

星雲大師 |2013.12.25
2215觀看次
字級

 佛教有四眾弟子,所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這四眾弟子在佛教裡,尤其對今日的台灣佛教,可以說有莫大貢獻。

 首先要介紹的是李炳南居士。李炳南(下稱炳老)名豔,字炳南,號雪廬,山東濟南人,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生。民國二十六年起,擔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主任祕書,也就是孔子奉祀官孔德成先生的祕書長。

 過去,孔子奉祀官是政府特任官,炳老擔任孔德成先生的祕書多年,九十歲才請辭,所以他曾自嘲為「中華民國最老公務員」。事實上,早在民國九年,他就當過中國大陸莒縣典獄長;民國三十八年來台後,先後擔任中興大學、東海大學、中國醫藥學院教授,在台數十年,都住台中,直到民國七十五年去世,世壽九十七歲。

 由於炳老早年皈依印光大師,一生致力弘揚淨土,他在台中創建佛教蓮社,領導念佛;光復後的台灣,最初念佛風氣之盛,絕大部分與炳老提倡淨土有關。

 民國三十九年,炳老與董正之、徐灶生、朱炎煌、張松柏等人籌組、成立台中佛教蓮社,每周定期念佛,每次集會數百人。

 說到當年的台中佛教蓮社,猶如古代慧遠大師的東林寺,他們念佛共修,成就道業者眾,在《念佛感應往生記》中,記載不少感應事蹟,如李清源、林清江等居士往生淨土,都有明證。甚至此書作者林看治居士也如願往生西方,火化後,得數百顆舍利子(見《念佛感應見聞記》)。他們都是佛教蓮社居士,能夠修行有成,真可謂「古有慧遠,今有雪廬」。

 民國四十四年,中華佛教文化館發起影印《大藏經》活動,我與南亭老法師組織「影印《大藏經》環島宣傳團」,當我們巡迴到台中,也承佛教蓮社支持。炳老不但對國學、淨土義理多有發揮,據說,他對佛學的表解就有數千則,雅俗皆懂。尤其《十四講表》,在大專學生之間流傳甚廣。

 因炳老對儒學、佛學都有精湛研究,與他來往的居士,如周邦道、蔡念生、周宣德、董正之等,都成為他的崇拜者。後來炳老也收皈依弟子,他們自稱是李老師的學生,不稱師父。

 他的學生很多,在當時的台中佛教,炳老堪稱為王;其時能在台中與之分庭抗禮的,就屬聖印法師了,所以我也曾讚歎聖印法師了不起,他在台中建設慈明寺與萬佛山,與炳老一僧一俗,都為台中佛教寫下一時之盛。

 民國五十九年,炳老創辦《明倫月刊》,炳老尤其重視佛教弘法檀講師(居士)的培訓,民國六十三年,他在美國船王沈家楨居士資助下,創辦「內典班」(內典研究班),目的就是為了培育弘法人才。其門下弟子如朱斐、鄧慧心、許炎墩等,都是佛教蓮社重要幹部,在他們協助帶動下,念佛蔚為風氣。 (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