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與眾生苦難交融一氣的赤子之情,全球航運?子、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身後將十六億美元資產全部捐給基金會持續做公益。「拚事業要有做善事的良心,做善事也要用頭腦,」到監獄裡跟受刑人談「做人的條件」,是他新年新計畫。
從年少頭綁毛巾寫艙單到躍為當今航運大亨,再真心奉獻做慈善家,張榮發散播「高反差的特質」,既本土又國際,既霸氣又仁慈,既護衛傳統道德價值又敢於在事業上創新,充分展現「船長性格」。另一方面,對外勇於挑戰海運強權,執行力如「鐵意志」;對內又化身為照顧員工的大家長,擁有一顆「柔軟心」。
「不只是一味捐錢,做善事跟經營事業一樣,要動腦筋,注重細節。」以資助弱勢家庭無上限為例,若家庭每個月需求兩萬元,張榮發安排訪查員多補助兩千元,並要求申請人一定要存下這兩千元以免緊急時刻幫不上忙。這種「補到足」的行善哲學,顯示出幫人幫徹底的行善智慧。
訪查員有好幾次向他反應,獨居老人家中堆滿回收物,氣味難聞,他說,「必須忍耐」。至於幫助弱勢家庭的營養午餐,他更瞭解這不能只是孩子一天的一餐,指示基金會也要同時提供營養早餐,此體貼與細微,印證「幫人幫到底」的態度。
說來,默默做善事是因篤信「因果」,白手起家的張榮發視當今的海空運王國為前世種下的因,所以這輩子就要多做一點來結果。「自己打拚,不要怨天怨地、怨父母,應學習承擔,種善因,得善果。」他常說,錢是流轉利世之物,不在於獨享獨有。小孩有股票,可以生活就好,父母不能只是生養他們,更要教育、關愛,讓他們守規矩、讀好書。「即使沒有錢去救人,也不會做壞事、害人。」
做大事業,也做大志業,做善事讓他覺得快樂,晚上也「卡好睏」。張榮發勉勵年輕人要有眼光,多反省、多讀書,多做善事,「一定要加減做,如果沒做善事,至少也不要做壞。」張榮發說,社會上窮苦人比有錢人多,旗下事業和基金會大樓都不是自己的,未來也要全部捐出去。
鐵意志
與柔軟心
一定要加減做
● 我不需要退休,會一直做
到倒在辦公桌的那一天。● 年輕人要自己打拚,不能涼涼的只靠父母。
● 錢是全天下在轉的東西,
毋須盡為我用;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去捐錢做善事,至少心不要壞。
● 子女擁有公司股票,「足
夠生活就好了」,如果要更上一層樓,就得靠自己打拚。
● 依賴父母的「啃老族」,
問題出在父母。父母讓孩子太好命了,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將來;如果父母有心,會更嚴格督促子女自立。● 希望子女承襲行善的美德,追隨自己做善事的腳步,幫助有需要的人。● 服務更多人,學生有書可唸,窮人有飯可吃,就會非常快樂,也「卡好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