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了避免賴床,找回健康生活方式,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在網路上架設「起床協會」平台,透過朋友間的相互提醒「morning call」,能早起吃早餐、到學校上課,沒想到在網絡上暴紅,目前參與協會的人已達到二千多人,遍布各地大學,還激發各校不同的早起創意。
據中新社報導,今年五月,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學生蘇海鴻在社交網路上PO文,宣布要成立「上海交通大學起床協會」,得到許多大學生的響應,文章的瀏覽量突破十萬大關,連蘇海鴻自己都意想不到。
「起床協會」主要針對有心早起、但難以離開溫暖被窩的學生,作法是將男生、女生隨機配對,每位男生會員在前面兩周必須負責叫女生起床,兩周之後,男女生角色互換,換女生叫男生起床。許多從小專心讀書、沒交過男(女)朋友的學生,忽然早上有異性call自己起床,都非常興奮。這個「起床協會」很快從上海交大蔓延到一街之隔的華東師範大學,快速擴散到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短短五個多月,遍及全國各地。
北京郵電大學的翁雪妍的早起時間設定為六點三十三分,時間一到,她的搭檔就準時打來電話,她在社交網站上對她的搭檔大加讚揚,「大清早聽到男銀聲秒秒鐘就清醒了」。
復旦大學的張同學則對搭檔——華東師大女生大加讚賞:「妹子不僅早上叫我起床,晚上的時候還會提醒我早睡,現在有了妹子的提示,從以前的熬夜,翹掉上午課,變成了早睡早起吃早餐的節奏,這是要逆轉成學霸的節奏啊。這個活動很有意義!」
改變生活作息
大陸《中國青年報》記者也採訪吉林大學學生張天譯,他和同學一起設計了屬於自己的「起床平台」,這個名為「同學,還睡呀」的微信公共賬號,很快地在學生之間傳開,許多學生一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點開這個平台,發送數字,然後收到回覆:「早上好,我是叫醒夢想的『鬧鐘』!你是吉大第x位起床的人。」早起簽到時間為六點至七點半,如果超過時間,系統會回覆「成功從來不會等待睡夢中的人」。在學校支持下,最早起床的前一百名同學可到餐廳領取免費豆漿,目前,用戶已超過萬人,張天譯仍不滿足,他希望吉大的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