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到雲林參觀偏鄉小學校的辦學狀況時,表示小校是當地社區的生活重心,不應該輕易廢校。
其實不論基於保存地方生活重心的考量,還是就近讓孩子有學校可以讀書的立場,偏鄉小校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只是各縣市政府在財政短缺的狀況下,都開出偏鄉小校要發展出自身特色的但書,否則就必須裁併,於是偏鄉的孩子必須學會表演布袋戲、照顧蝴蝶、泡咖啡等特殊才能。
學生有機會學習這些多元的技能固然不錯,但回頭來想,偏鄉孩子之所以缺乏競爭力,並不是因為他們欠缺這方面的技藝,而是因為他們在學科能力的學習上落後都會區的孩子太多。
因此,如果捨本逐末,將大量的時間都用在教導偏鄉孩子學習這些技能,而忽略了學科能力的加強,長遠來說對於這些偏鄉的孩子未必全然是件好事。
況且小學教育的定位原本就是國民基本教育,太過強調特色,是否有其必要性,其實也是有待商榷的。
偏鄉小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否應該為了延續偏鄉小校的生存,而讓「拚特色」凌駕在「基本學科的學習」之上,值得所有的教育決策者深思!
李學(嘉義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