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地瓜苗會被蟲吃嗎?」、「鋪稻草在土地上就不會長雜草、引蟲害。」池上鄉一群老人昨天帶著台東大學、福原國小學生赤腳種地瓜,傳承鋪稻草的有機栽培法,展開「半世紀的對話」,即使大雨滂沱,也澆不熄他們的熱忱。設計活動的東大學生呼籲各界多關懷老人。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劉麗娟這學期安排學生接觸各社福團體、單位進行下鄉服務學習,其中一組團隊前進池上鄉,幫助華山基金會服務弱勢長者。組長邱健維說:「池上最美的不是風景、米,而是老人家在地默默耕耘、為土地付出一輩子的生活故事。」
一行人三個月來訪談八名弱勢或獨居老人的生命故事,並集結成冊,即將出版。邱健維說,老人家都有種地瓜、吃地瓜度過窮苦時期的回憶,這也是被年輕人遺忘的記憶,決定舉辦一場世代接觸的種地瓜活動。
昨天十五名阿公阿嬤熱情引領東大學生及福原國小學童一起下田,在池上鄉公所提供的大坡池一分地上,種下地瓜苗,隨後再以稻草鋪蓋周邊泥土。
年紀最大的阿嬤、九十五歲李香妹告訴年輕人:「鋪稻草才不會長雜草、引蟲害,還能保濕、耐日曬、當肥料。」經驗及智慧的傳承,令學生聽得入迷;老人家體力還比小朋友好,即使雨勢不歇,大夥仍穿著雨衣栽種,玩得很開心。
七十四歲黃玉蘭說:「我已經幾十年沒種過地瓜,孩子已經是成人了也不會種。」這次技術傳授小朋友,她覺得意義大不同,很有成就感。
「您有多久沒擁抱過身邊的老人家,聽聽他們的故事?」華山基金會池上站長邱上原說,受助老人多為獨居,需要關懷與陪伴,在各界協助下,老人家才能再度開心接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