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孕夫妻借助人工生殖留後愈來愈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國一○○年國內共進行一萬四千多次人工生殖療程,有五千四百八十六名人工生殖寶寶,創歷史新高。台灣生殖醫學會表示,《人工生殖法》規定胚胎植入數上限為四個,國人有「胚胎植入愈多、懷孕成功率愈高」的錯誤觀念。
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黃泓淵說,該會統計,國內人工生殖高達七成植入三顆以上胚胎,是歐洲三倍,導致每十名孕婦,就有近四人懷多胞胎,增加早產、胎兒體重過輕及發育不全風險。
黃泓淵說,胚胎、卵子急速冷凍技術純熟後,據生殖醫學會的調查,國內植入胚胎的平均活產率為三成一,高於歐洲,但胚胎植入過多,造成全國多胞胎的比率也愈來愈多,一百年出生的人工生殖子女,就有近四成為兩胎以上的多胞胎,近五年來多胞胎人數更上升兩成。
黃泓淵說,雙胞胎近七成的體重低於二千五百克,低體重是單胞胎的五倍,三胞胎以上新生兒平均每胎體重僅一千七百克,恐有肺部不成熟、眼球構造異常等發育不良後遺症。多胞胎的新生兒較容易有健康上的問題,家長、醫師也需要花費更多心力照顧。
九十六年公布施行的人工生殖法明文規定,人工生殖每次限植入四個以下胚胎,避免植入過多胚胎。但十四年來全台超過四萬多個人工生殖子女,民眾不是以為植入胚胎愈多愈好,就是害怕打排卵針和併發症,逃避治療。
生殖醫學會訂出胚胎植入數分齡指引,三十五歲以上婦女植入兩顆胚胎,三十五至三十七歲植入二至三顆胚胎,三十八至四十歲植入三至四顆胚胎,四十歲以上植入四顆胚胎。黃泓淵強調,人工生殖技術純熟,減少胚胎植入數,不會降低受孕率、活產率。
國際生殖醫學會提倡友善三大趨勢:減少打針痛苦、減少胚胎植入數、二階段療程,具體內容是使用長效排卵針,依照年齡層植入合適的胚胎數,將療程分成兩個月經周期進行,第一個周期只取卵並將全數胚胎冷凍,第二周期再將胚胎植入,以減少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