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藝術中心 上演拳王故事

記者傅維信  |2006.12.12
431觀看次
字級

在早期的紐約移民中,愛爾蘭族裔是重要的組成分子;紐約著名的聖帕特里克節遊行,正是愛爾蘭人最重要的節慶之一。而位在曼哈頓五十一街的愛爾蘭藝術中心(Irish Arts Center),便致力於保存並推廣愛爾蘭民族文化藝術,值得一遊。

愛爾蘭藝術中心的所在地是一棟普通的三層樓建築,但是透過綠色題字,已可嗅出屬於愛爾蘭人獨有的氣息!

愛爾蘭藝術中心成立於西元一九七二年,藝術中心每周提供三十種以上的文化課程,被認為是北美地區最活躍的愛爾蘭文化中心。藝術中心提供的文化菜單包括:影片欣賞,愛爾蘭語學習,音樂與舞蹈,劇場及視覺藝術等等,的確種類多樣。

愛爾蘭族裔的名人也相當多,影星連恩尼遜便是其中之一;而他本人也是藝術中心的榮譽主席。一項由他發起的特展「戰鬥的愛爾蘭人:塞爾特戰士的慶祝」(The Fighting Irishmen: A Celebration of Celtic Warriors),便敘述著愛爾蘭裔拳擊手的故事;展出在上月結束,獲得許多關注。

也許是歷史的機緣,早年的愛爾蘭裔拳擊手往往主宰了冠軍的寶座。這項特展介紹了十九世紀知名的拳王,展品包括了老照片,海報和相關的電影等,可以讓拳擊迷大呼過癮。在這些拳王中,詹姆士布達克可能較為一般人所熟知;影星羅素克洛曾在電影「最後一擊」裡演出他的傳奇故事。

愛爾蘭藝術中心不僅擁抱愛爾蘭族群,也對國際人士招手;任何人皆可以成為愛爾蘭藝術中心的會員。讀者可以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irishartscenter.org/。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