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 沫蟬 安居泡沫世界

李圓恩 |2013.12.07
3671觀看次
字級
 蕨類葉片上的沫蟬泡沫,可保護沫蟬若蟲成長。圖/李圓恩

 文/李圓恩

走在大自然中,若是仔細觀察,有可能會看到林間小徑旁的植物莖上,有一團、一團白色的泡沫黏在上頭,有點像口水,也像是小魚在水中吐出的泡泡。若是好奇伸手去觸摸,或呼出一口氣去吹它,泡泡會散開,中間露出一個小黑點,那就是沫蟬的若蟲階段,也被稱為「泡沫蟲」。而泡沫就是沫蟬若蟲用來保護自己,以及躲避天敵時的防護罩。

泡沫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種主要以針刺狀口器,吸食植物汁液為主食的昆蟲,會利用植物汁液,配合腹部的蠕動分泌黏液,以類似打蛋器般的攪拌方式製造泡沫,然後讓自己安心的躲藏其中。有人見到這樣的泡沫大概要覺得噁心,不過,這正是沫蟬幼蟲的目的,牠就是想讓天敵覺得不舒服或麻煩,這樣就可以減少被騷擾的機會,而牠們也真的沒什麼天敵,大概是泡沫發揮了極大的防護功能吧!

沫蟬屬於漸進變態類昆蟲,即生長周期未經過「蛹期」,若蟲必須蛻皮五次成為成蟲,此時就不再用泡沫來保護自己,也長成了美麗又富特色的模樣,那麼沫蟬成蟲用什麼生存策略來保護自己呢?

 彈跳神功一流

 這時的沫蟬具有兩對翅膀,還有一對強而有力的後腳,若是遇到天敵侵擾,就可以運用彈跳神功或是飛行能力來躲避,所以也有人稱沫蟬的成蟲為「蛙蟬」,因為牠擁有絕佳的跳躍能力。

 除了泡沫以及強健後腿、翅膀的幫忙外,沫蟬還有一項以量取勝的繁殖策略,在這些高明的生存智慧搭配及互補下,沫蟬得以安居在野外、而且還算常見。不過,隨著氣候不斷變遷,沫蟬之後會發展出什麼新點子來適應大環境,很值得持續進行觀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