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官方說,「嫦娥三號」探測器預定明天凌晨一時三十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登陸月球,並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
新華社報導,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測試結果正常,已完成全區綜合演練,發射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報導,探月工程發射場系統副指揮長趙明說,即將奔月的「嫦娥三號」力爭實現「零窗口」發射。「零窗口」發射是指在一定長度的發射窗口時間內,緊貼窗口上沿即最優時間,分秒不差地實施發射。比如,發射窗口為五時至五時三十分,「零窗口」就是指五時整。在這個時刻發射,衛星無需中途修正就能進入預定軌道,同時又能在變軌過程中節省燃料從而為後續工作留下更多動力。
中新社報導,嫦三任務作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務,將完成三大工程目標和三類科學探測任務。三大工程目標包括:突破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勘查、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提升航天技術水平;研製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獲得包括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器、發射場、深空測控站、地面應用等在內的功能模塊,具備月球軟著陸探測的基本能力;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
而三類科學探測任務包括: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成敗機率各五成 習近平將現身
「嫦娥三號」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階段的登月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大陸第一艘月球車(巡視探測器)組成。「嫦娥三號」是大陸探月工程二期任務的關鍵。大陸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
其中,「嫦娥二號」在完成環月探測後,正繼續向太空中更遠的深空飛行。「嫦娥三號」的任務是大陸航太器首次在地球外的天體軟著陸。
消息人士說,此次發射任務較之前兩次存在較大風險,消息人士透露,成功與失敗的可能性各占五成。但官方對發射持科學態度,無論成敗,將進行全程直播。
「嫦娥三號」的任務若實施成功,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中國也會是繼美、俄之後,第三個將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的國家;這對於正積極參與國際太空市場競爭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頗具意義的事件。 據消息人士透露,屆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應會親臨指揮現場,甚至可能會親自參與月球車某一項「作業」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