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琰綜合外電報導】十一月二十八日是美國的「感恩節」,今年正巧與猶太教的光明節同一天,距離上次巧合重疊相隔一百二十五年,被稱為「感恩光明節」。而這二個節日的緣起也都與「宗教迫害」有關。
為慶祝今年的「感恩光明節」,群眾募資平台K i c k s t a r t e r號召近千人,籌得四萬八千多美元(超過台幣一百四十萬元),將九歲亞瑟溫徹博的設計,融合傳統「感恩節」火雞與象徵「光明節」的九燭台,以陶瓷、玻璃、石膏為原料,運用最熱門的3D列印技術,創作Q版火雞燭台,推出量產,備受喜愛。
根據《聖經‧出埃及記》,先知摩西以杏花形狀製作七個分支的金燈盞。起初在曠野會幕中使用,之後用於聖殿。第一枝燭台由以色列知名藝匠比撒列用黃金製作。七枝燈盞中間一枝略高,代表安息日,其餘六枝代表上帝創世的六天。在羅馬廣場的凱旋門、古錢幣、猶太古墓碑、猶太古會堂用馬賽克拼鑲的地板上,都有七枝燭台的圖案,成為猶太教的標誌。
西元前一六四年,猶太人擺脫敘利亞統治者的迫害,收復耶路撒冷聖殿。要點燃聖殿的燭台時,只找到一罐只夠用一天的燈油,而趕製新油至少需要八天。神奇的是,這罐油竟然點亮了八天。這是「光明節」的緣起,象徵光明戰勝黑暗。九燭台的兩側各有四個燭台,代表燈油用八天的奇蹟,第九支用以點燃其他燭台。
以色列建國後,認為聖殿燭台給無家可歸、受盡磨難的猶太人帶來光明與安慰,也象徵和解與光復的希望;因此,以七枝燭台作為國徽的中心圖案。國徽呈盾形,以藍為底色,白色的七枝燭台在盾面中心,兩側各有一株白色象徵善意、和平的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