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驚爆不當修復,立委舉證施工單位不當修復方式,文化部長龍應台看到圖片資料,面色凝重,要求文化資產局提出報告,文化部將確認是否真的修復不當或是審查機制出了問題。
立法委員批評天后宮的修復工程根本是「破壞古蹟」,質疑提供修復經費的審查標準有瑕疵。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則表示,所有工法都經過文資局核定。
古蹟的修復不容易,早期建築工法不同於現代建材,加上年代久遠,缺乏傳統材料,必須透過現代工法和材料復修,希望政府重視工藝人才,更應落實審查機制,避免愈修愈失舊有特色,糟蹋了古蹟。
透過古蹟和歷史建築,讓民眾有機會接近台灣文化,藉由參觀、導覽活動,體驗台灣文化資產之美,古蹟無疑是很珍貴、稀有的資產。
古蹟使用的材料,和現在的建築物大不同,從事修復工作必須相當嚴謹,澎湖縣聲稱所有工法都經過文資局核定,被質疑修復工程變成「破壞古蹟」,可見審核標準容或存在落差,文化保存主管機關應該訂定更嚴謹的審查標準,必須落實,不容許馬虎便宜行事。
各級政府保存文化古蹟或歷史建築,或是從事修復古蹟匠師,應接受專業訓練或尋求專業協助,行政人員也應該接受文化主管機關的輔導和協助,例如參加文化部或博物館舉辦的專業講習課程,同時加強工藝師傅技術經驗傳承,才能提升古蹟文物的保存與維護及修護的能力。
保存古蹟不易,心態和工法嚴謹,經由嚴格的古蹟審議程序修復,才能避免不倫不類的古蹟再生。
優客(花蓮縣/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