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沙彌 有感 文/陳文彥 圖/慧顯法師提供 |2013.11.25 語音朗讀 17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三年前參加了佛光青年的印度公益旅行,曾在德里文教中心服務數日,因此結識文教中心的主任慧顯法師、阿寶教士與印法老師,也與沙彌學園的小沙彌們短暫相處數日;帶著這些小沙彌們進行趣味的文化交流與遊戲,看到他們眼神中的純真與發自內心熱情,就像看到澄透的水晶,似乎清澈潔淨,卻也依稀透著自己的身影。 慧顯法師就像是這一窩小男生的父親,慈愛且威儀,總為沙彌大小事務操心,尤其沙彌患病時更是細心呵護,深怕照料不周;但其眉宇一歛,便會震懾不守規矩的犯錯沙彌;阿寶教士則如同笑臉的彌勒 (身材也極為相似),印法老師有如慈祥的觀音,潤興(Paul)和勇度則是兩位親兄長,一同關照沙彌的生活與學習狀況; 還有許多來自馬來西亞、中國的師兄姐,總不定時前往關懷並給予幫助,這樣溫暖慧命之家,讓我們這些偶然有幸參與其中的夥伴,時時憶念難忘。 沙彌們每日功課便是傳統學院叢林的生活,「五堂」和三刀六槌之外,也習中英文與巴利等語言,兼習瑜伽武術和音樂課程,培養其佛學根柢化為內涵,藉此深植未來弘法度眾的多元能力。 事實上這些沙彌多是貧苦家庭出身的上進幼童,雖窮困但也身世驚人,例如先祖可追述至龍樹菩薩之宗族,但人數最多的則是來自現今北方邦釋迦。他們故鄉著名僧伽施(Sankasya) ,據說便是當年佛陀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三月後降返人世的地點;有著無上士血統的民族,在兩千六百年前曾經叱吒北印度,卻在憍薩羅國的毘琉璃太子血刃下,幾近滅族 …… 回山尋根併參學 今年九月,慧顯法師帶著九位釋迦族沙彌回佛光山尋根參學,並於九月十八日上午至新營講堂參訪。由於我是新營講堂的青年團成員,有幸再次接待這群千里之外的朋友,而沙彌「乘福」、「乘法」、「乘光」也還記得當時我與他們的短暫結緣,「乘法」甚至還記得我的名字,著實令我感動不已。 新營講堂設有小天星幼兒園的教育事業,許多教學設施與理念,十分適合規畫於沙彌的教育中,因此令參訪的慧顯法師及沙彌充滿興趣,也讓阿寶教士激發許多教學靈感。在結束新營講堂的參訪行程後,常住便邀他們前往鄰近的關子嶺名剎大仙寺參觀。 大仙寺為國家三級古蹟, 與佛光山同屬臨濟法脈;知客師見到年輕的一群外僧眾來訪,心中頗感好奇歡喜,並帶著我們一行人前往興建的達摩祖師殿參觀,詳細敘說古剎開山再興的歷史。 年幼沙彌不可輕 在結束短暫參訪,欲離開寺院時,兩位年過七旬的長老尼聽說裡來了一群釋迦族沙彌,便相互攙著年邁的身體匆匆自寮房趕來;其中一位開字輩老尼師甫見即伏地禮拜,令在場大眾既驚訝又感動!慧顯法師連忙扶起老尼師問訊作禮,並為其介紹每位沙彌的法名,而沙彌也一一敬重回禮;長老尼讚嘆道:能見到年輕釋迦族人續佛慧命,為佛教未來承擔大業,令他感到萬分感動與歡喜! 佛陀曾說不可輕視年幼的沙彌,因為年紀雖小但只要虔心學道,假以時日,將成為教化眾生的人天師範,這是世間上最不可輕忽力量!雖說「道情不比俗情濃」,但我想此時尼師之心,或許有如當的阿私陀仙,於人生暮年因見到降誕悉達多太子而歡喜,卻又嘆年事已高,無緣聞見慈尊法音而遺憾;長老尼師的虔敬信心,此情此景,難遭難遇,也令我想起弘一大師臨終前那句「悲欣交集」! 前一篇文章 跟著阿嬤過年 下一篇文章 步諦斯style -- 談心的style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