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王時
圖/陳王時
埃及聖為什麼有辦法可以在台灣快速繁殖,而且影響或壓迫到其他鳥類的生存空間呢?首先就生存的氣候條件來說,聖(睘鳥)原本的家鄉就跟台灣一樣,屬於北回歸線通過的亞熱帶與熱帶地區,因此,不論是氣候與溫度,牠們都很適應台灣的環境。
另外,埃及聖(睘鳥)的覓食功夫相當了得,甚至可以做到其他鳥類做不到的境界,祕密就是長長的脖子與彎又長的嘴喙,讓牠們有能力可以在泥灘地中探尋食物,甚至可以將頭深入到螃蟹洞裡面,將螃蟹或魚類、底棲動物拉出來食用。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的主要河口濕地或泥灘濕地環境中,都可以看到牠們蹤影的原因,因為牠們天生就適合這樣的生存環境。
埃及聖(睘鳥)也是一種群聚性甚至可說是家族性的鳥類,體型碩大的牠們喜歡團體活動,因此,會產生相當牢靠的彼此保護行為。所以,在野外很容易看到一群又一群的聖(睘鳥)聚集,有時數量可以達到百隻以上。牠們這樣的群聚行為,也吸引同樣喜歡群聚的琵鷺跟牠們一同行動。在關渡濕地,就可以觀察到黑面琵鷺跟埃及聖(睘鳥)比鄰而站,一同行動的畫面。
而根據科學家的觀察,牠們還有共同育雛的行為,尚未有繁殖能力的亞成鳥,甚至還會協助親鳥餵養自己的兄弟姐妹。牠們喜歡育雛的空間是在茂密的樹林當中,而台灣這幾年的紅樹林狀況相當不錯,也因此,在關渡、新竹、台南等具有紅樹林密林的地方,都有埃及聖(睘鳥)築巢的紀錄。
由於強壯的埃及聖(睘鳥)會將鷺鷥搭好的巢占為己有,甚至獵捕鷺鷥的幼雛,因此,牠們對台灣原生種鳥類帶來了相當大的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