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溼地常見候鳥介紹4-- 好動活潑的灰鶺鴒

文/陳仕泓 圖/陳王時 |2012.12.26
1932觀看次
字級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相當繁多,光是鳥類,目前就約有一萬種,而台灣目前記錄到的鳥類約有五百五十種左右,大多是屬於候鳥或是過境鳥。牠們雖然不會整年都停留在台灣,但是,台灣對牠們而言卻是相當重要的棲息地,如果少了台灣這個寶島,許多鳥類可能就會消失在地球上了。

溼地是許多候鳥的補給地,而溼地的面積多寡與環境狀況也影響候鳥的數量,這也是許多國家都將溼地保護當作重要的生態保護政策的原因。以溼地作為遷移基地的候鳥相當多,有些人對於這類候鳥的印象,可能大多停留在鶴、鷺鷥、雁鴨之類的大型鳥類,但事實上,有不少候鳥的體型並不是太大。這次要跟各位介紹的,就是一種小型的候鳥——灰鶺鴒。

灰鶺鴒的體型跟常見的白頭翁差不多,體長大概十八公分,很難想像吧?牠們這樣的體型,也能從遙遠的北方奔馳數千公里來到台灣,真是了不起啊!

灰鶺鴒的特色在於灰黑色的背部,以及帶點黃色的腹部,腳和嘴喙則都是黑色,身型的感覺比較纖瘦。鶺鴒這類鳥類的最大特徵就是停留在陸地時,會不斷的晃動尾羽,讓人懷疑牠們是不是有過動的傾向。另外,牠們飛行的時候,呈現上下波浪狀的飛行曲線,以及邊飛邊「吉玲~~吉玲~~」的叫聲,都很容易辨識。

灰鶺鴒外觀看起來跟一般林間常見的鳥類有點相似,不過牠們卻喜歡靠近水邊的環境,或者是到田邊進行覓食,透過靈巧的動作找尋小生物或者小昆蟲。雖然牠們不習慣群聚,不過,在冬天的關渡溼地走上一回,不難找到牠們的蹤跡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