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術家 嶄露頭角
過去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中,傳統中國書畫一直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主角,近年在油畫雕塑、影像作品
及名表珠寶等,開始有新生代作品試圖叩關,在今年的秋季預展中,出現許多新生代油畫雕塑作品,
讓人眼睛一亮。 圖/中新社
古井掛牆 生活原貌
成都街頭日前出現幾口置於牆體的古井,吸引了市民駐足欣賞。這幾口古井其實是藝術家為展現
四川成都過去市井生活原貌而創作,取名為《古井鏡像》,看起來栩栩如生。 圖/中新社
宮廷生活 感受奢華
安徽省博物院日前和北京故宮合辦清代宮廷金銀器展,展品年代從清乾隆到宣統時期,八十件金
器和二十件銀器均屬宮廷御用品,其中「金鏨雲龍嵌珠寶葫蘆式執壺」讓觀眾真切感受大清帝國奢
華的宮廷生活。 圖/中新社
【中新社電】一個小小的福建永春縣達埔鎮,居然聚集兩百多家香廠,從業人員超過三萬多人,當地黨委書記郭賜福表示,達埔鎮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香生產基地之一,去年香業總產值已逾人民幣十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在香爐佛具上做足文章,使整個香產業更加『飽滿』。」
始於宋元時期的永春香,最早是由阿拉伯的蒲氏傳到達埔鎮。歷經千年之後,在當地不斷壯大發展,二○○七年,永春香被列入大陸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這是用上好的檀香,輔以中藥材製成的紅檀香線香,是一款保健香。」在達埔鎮中國香產業城的興隆製香廠內,幾位從廈門慕名而來的遊客在營銷總監林文溪的示範下,體驗香道。
「近年來,隨著永春香品牌的不斷打響,經常有外地的遊客、經銷商到產業城來參觀。」林文溪拿著一款「品香笏」便攜香盒說。
「永春香香味純,產品多樣化,傳統與時尚元素兼備,很具發展潛力。」看好永春香產業的寧夏文化產業投融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焦連新說。
從沒落到振興
一炷穿越千年的香,在為當地人致富前,其實也經歷了從沒落到振興的過程。
「和許多傳統產品一樣,製香雖在永春已有千年歷史,但各個香廠都是家族式生產,甚至只是家庭作坊,且香品也大都停留在普通宗教用香,根本稱不上是一個產業。」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說,面對市場激烈競爭,這些小廠努力因應。
直到開始規模化生產,才為產業轉出成功之路。二○○七年,達埔鎮投入建設香產業城——集香品研發、文化展示、旅遊香品展示、商貿會談等功能為一體,並邀請重點製香企業入駐,不少原輔材料、製香機械等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商家瞄準商機後也紛紛在此落戶。
去年,永春縣還公布「永春縣關於推進香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引導相關企業規模化和抱團發展,以期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將香產業做大做強。
文化孕育產業
在產業利多的推動下,不少永春香廠也和大學合作建立香科技研發中心,研發各種保健香。目前,永春香系列產品已超過三百種,可做為宗教禮拜、文化禮品、日常調養、醫療保健用品。
近年來,永春啟動「永春香道千年流香」品牌推廣行動、成立香文化研究會、組織香道表演隊、整理香史等,在香文化推廣上可謂下足功夫。他們共有的默契是「沒有文化,香只是一種有香味的空氣。」
加入文化元素的養生香推向市場後,用量確實急速增加,企業產量比以前翻了好幾番,市場涵蓋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分和港澳台地區,產品遠銷歐洲、美洲、東南亞。
目前,永春除積極朝「中國香都」、「中國香料基地」努力,也推動成熟企業申報「中國馳名商標」,努力把永春香打造成為泉州乃至福建新的百億元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