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 讓香不只是香 一炷香 燒出小鎮文創業

 |2013.11.16
1564觀看次
字級
新藝術家 嶄露頭角 過去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中,傳統中國書畫一直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主角,近年在油畫雕塑、影像作品 及名表珠寶等,開始有新生代作品試圖叩關,在今年的秋季預展中,出現許多新生代油畫雕塑作品, 讓人眼睛一亮。 圖/中新社
古井掛牆 生活原貌 成都街頭日前出現幾口置於牆體的古井,吸引了市民駐足欣賞。這幾口古井其實是藝術家為展現 四川成都過去市井生活原貌而創作,取名為《古井鏡像》,看起來栩栩如生。 圖/中新社
宮廷生活 感受奢華 安徽省博物院日前和北京故宮合辦清代宮廷金銀器展,展品年代從清乾隆到宣統時期,八十件金 器和二十件銀器均屬宮廷御用品,其中「金鏨雲龍嵌珠寶葫蘆式執壺」讓觀眾真切感受大清帝國奢 華的宮廷生活。 圖/中新社

【中新社電】一個小小的福建永春縣達埔鎮,居然聚集兩百多家香廠,從業人員超過三萬多人,當地黨委書記郭賜福表示,達埔鎮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香生產基地之一,去年香業總產值已逾人民幣十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在香爐佛具上做足文章,使整個香產業更加『飽滿』。」

始於宋元時期的永春香,最早是由阿拉伯的蒲氏傳到達埔鎮。歷經千年之後,在當地不斷壯大發展,二○○七年,永春香被列入大陸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這是用上好的檀香,輔以中藥材製成的紅檀香線香,是一款保健香。」在達埔鎮中國香產業城的興隆製香廠內,幾位從廈門慕名而來的遊客在營銷總監林文溪的示範下,體驗香道。

「近年來,隨著永春香品牌的不斷打響,經常有外地的遊客、經銷商到產業城來參觀。」林文溪拿著一款「品香笏」便攜香盒說。

「永春香香味純,產品多樣化,傳統與時尚元素兼備,很具發展潛力。」看好永春香產業的寧夏文化產業投融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焦連新說。

從沒落到振興

一炷穿越千年的香,在為當地人致富前,其實也經歷了從沒落到振興的過程。

「和許多傳統產品一樣,製香雖在永春已有千年歷史,但各個香廠都是家族式生產,甚至只是家庭作坊,且香品也大都停留在普通宗教用香,根本稱不上是一個產業。」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說,面對市場激烈競爭,這些小廠努力因應。

直到開始規模化生產,才為產業轉出成功之路。二○○七年,達埔鎮投入建設香產業城——集香品研發、文化展示、旅遊香品展示、商貿會談等功能為一體,並邀請重點製香企業入駐,不少原輔材料、製香機械等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商家瞄準商機後也紛紛在此落戶。

去年,永春縣還公布「永春縣關於推進香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引導相關企業規模化和抱團發展,以期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將香產業做大做強。

文化孕育產業

在產業利多的推動下,不少永春香廠也和大學合作建立香科技研發中心,研發各種保健香。目前,永春香系列產品已超過三百種,可做為宗教禮拜、文化禮品、日常調養、醫療保健用品。

近年來,永春啟動「永春香道千年流香」品牌推廣行動、成立香文化研究會、組織香道表演隊、整理香史等,在香文化推廣上可謂下足功夫。他們共有的默契是「沒有文化,香只是一種有香味的空氣。」

加入文化元素的養生香推向市場後,用量確實急速增加,企業產量比以前翻了好幾番,市場涵蓋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分和港澳台地區,產品遠銷歐洲、美洲、東南亞。

目前,永春除積極朝「中國香都」、「中國香料基地」努力,也推動成熟企業申報「中國馳名商標」,努力把永春香打造成為泉州乃至福建新的百億元文化創意產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