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信仰而快樂

劉彥蘭(台北市/大學教師)非報系 |2013.11.15
1489觀看次
字級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 e w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發表的最新《全球宗教概觀》報告,在全球六十九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比例(約五十八億人)有宗教信仰。



 在生活艱辛的國家中,宗教信仰和行為準則非常普遍。在美國生活艱辛的地區,宗教信仰程度也較高。



 生活艱辛的國家裡,更加虔誠的人們會散發更多的積極情緒和更少的消極情緒。



 以不丹這個很窮的國家,但人民普遍感到幸福的國家為例,乃源於以佛教為國家精神信仰的核心。



 台灣的幸福排名每年也持續進步,台灣人一向對於宗教存以「包容性」與「慈悲感」,仰望宗教讓內心獲得平衡,從打坐、禪修、禱告、讀經等獲得。



 各宗教在這小小的島嶼上,卻是活力十足。對於未有高社會福利的國家,宗教治癒的角色扮演得更重要,甚至已經形塑成一種社會連結與相互扶持的力量。



 舉一實例,一位患有憂慮症的單親媽媽,在患病期間無能力撫養女兒,教會兄弟姐妹協助她度過經濟黑暗期,並由一位姐妹自願撫養她的女兒,直到她復原。她說真是幸運和幸福,因為有教會的扶持。



 雖然我們沒有北歐的高社會福利條件,我們依然可以感到很幸福。



 因為信仰與宗教的自由,人們可從中得到慰藉與解脫,有錢或沒錢,或是社會福利高與寡,信仰都會帶你穩定的情緒與心靈的依歸。



 劉彥蘭(台北市/大學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