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老榆樹 鄂爾多斯祭樹

 |2013.11.15
114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中國大陸內蒙古鄂爾多斯有獨特的「祭樹」文化,是蒙古族祭騰格里、祭火、祭敖包等祭祀文化中的一種,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宗教習俗。鄂爾多斯市林業局宣傳辦主任宋憲磊指出,當地人把心願與「神樹」聯繫在一起,「祭樹」成為一種宗教生態文化,以神話、傳說、故事、詩歌、民謠、諺語、兒歌等形式,傳承和教育著下一代。



 相傳成吉思汗征討西夏時,在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城川鎮休息,這裡居住著一對兄妹,他們為將士和軍馬治病療傷,後來病逝安葬於此。第二年,這裡長出了小榆樹苗,從此這片草原上就有樹,成為將士和商販們的休憩地。人們認為這裡有「神」保護,不但不砍伐榆樹,而且還建廟,讓「神靈」保佑這片土地。從此路過的人,都要祭拜老榆樹,老榆樹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神樹」。



 每年五月初三,穿著盛裝的善男信女,會帶著美酒、鮮奶、餅子、羊背子等聚集在一起,等候給榆樹仙還願或上布施。二十多位穿著盛裝的蒙古族主祭人員,率眾叩拜最古老的榆樹,並繞榆樹灑白酒,表達人們對「樹」的敬仰之心。



 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查木文化旅遊節」,寺廟會舉行祭樹,來朝聖的民眾會把五顏六色的哈達披在古樹身上,並灑上草原奶酒、唱草原讚歌,祈求風調雨順、綠滿草原,感謝神靈對草原的眷顧。阿貴廟、百靈廟等廟宇的修建,使神山側柏次生林、老榆樹、油松王等古樹名木,得以存活至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