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學書法,主要目的是為了寫一手漂亮的字,因而在意的,也往往是書寫的技術。
為了把字寫得漂亮而學書法,方向沒錯,但如果因此只注意書寫技術,則必然無法進入書法真正的堂奧。
現代人不用毛筆,甚至寫字的機會愈來愈少,也有一些人是為了了解傳統文化而接近書法,說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然則傳統文化與書法究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接近書法就可以了解文化?
按現在一般人寫書法的目的,把字寫好,其實只能是一種書寫的技術訓練,而與文化沒有太大的關係。
學書法而不了解傳統文化,就很難把書法寫好,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技藝也都是如此,所謂「技進於道」,不了解這門技藝的內在精神所在,技術只能到達一定程度,而無法再進步。更何況,書法連結著整個中華文明最精緻優雅的部分,略去這些而只是注意寫字的方法,也未免太可惜了。
漢字的發明
漢字的發明,是從象形、指事開始,象形、指事並非只是單純模仿大自然的形象,還包含了文字發明之時,看待大自然的方式,所以每一個字字形本身,就包含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意涵,倉頡造字的故事,現代學校的教育應該都會提到《淮南子·本經》中的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以前,我們總是把這樣的記載當作一種神話,總是認為,也不過就是發明文字而已,哪裡會發生「天雨粟,鬼夜哭」這樣的異象呢?人類從結繩記事開始,終究有一天會用圖畫、象形的方式來表達所見所聞,最後終於發明文字。但事實上,這種從具象圖畫到抽象指事的過程並不簡單,沒有極大的智慧,不可能做到。
緯書《春秋元命苞》中,更進一步記載倉頡「龍顏侈侈,四目靈光,實有睿德,生而能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春秋元命苞》的記載,有更多神異的事情,更讓人覺得只是一種神話,甚至是迷信。
談到人類文明的創建,上古神話總是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傳說,無論中外皆是如此,傳統的歷史學者都把這些上古文明的傳說當神話來解讀,然而愈來愈多的證據提供另一種想像和猜測,人類文明的「創建」,其實是來自更高科技的外星文明或上一世代的人類文明遺留,埃及、馬雅、吳哥窟等諸多不可思議的建築,都應對著獵戶星座、天狼星等等天文分布,其中並充滿各種極為精確的天文知識,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彼此不可能互相交流的文明,卻以相同的建築結構「記錄」完全一樣、而當時人們不可能觀察得到的天文知識,說明人類文明的發展,的確存在外來文明的參與。
倉頡「龍顏侈侈,四目靈光,實有睿德,生而能書」,因而不能以簡單的神話視之,如此也才能解釋許多漢字的構成,為什麼包含了天文、醫學、地理的各種對應,因為倉頡很可能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謂的「上古真人」,是具有半人半神能力的人,因此他所創造的漢字如同《黃帝內經》一樣,承載了現代科學至今無法解釋、但卻事實存在的知識。
因而學習書法,很重要的面向,是深入了解漢字結構中的各種奧妙之處,而不只是學寫字的技術而已。
書法有道
事實上,在歷史長久的發展中,整個中華文化的所有一切,待人接物的道理、尊師重道的誠敬、詩詞繪畫的美,茶、酒、飲食的享受,服飾、音樂、舞蹈、園林建築的精緻,醫學、武術的玄奧……都透過書法來記載、傳承,現代人學書法如果只學寫字技術,如練太極只打架式,樣子唬人卻不堪一擊。
每一個民族都有每一個民族的特性,從食衣住行到觀念思想都有其特別的地方,長期生活在其中,形成特殊的觀念和想法。
傳統文化透過文字的記載而得以流傳,因而文字承載了文化的「內容」,透過書法的書寫,文字的內容、文化的內涵於是浸潤到書法的筆畫之中,書法寫字技術中的諸多要義因而與文化產生微妙而深刻的關連,不明白民族文化特性之所在,就不可能對書法的奧義有所體會。
書法的美感,來自漢字結構的幾何、數學原理,更來自運筆之際力道變化的神妙精微,而力道變化的神妙精微無一不與文化特性息息相關。
中華文化在漢朝之後以儒家思想為顯學,但中華文化的根底,實際上卻植基在道家思想,陰陽五行之相生相剋,涵蓋從物質認識到哲學思考的千變萬化,終而表現在詩詞、書畫、茶酒、飲食、服飾、音樂、舞蹈、園林、建築,乃至武術、醫學的精微之處,因此書法之道,與種種生活面向、文化思想無不相關。書法在古代作為生活中日常使用的書寫技術,必然處處體現民族文化的種種特性,而民族文化的種種特性也因此藉由書法的書寫而得以傳承。
書法與時代
這種民族文化的傳承,需要整體社會條件的配合。在民國八○年代以前,台灣所有的廣告招牌都是各式各樣的書法字體,從事廣告招牌製作的人,大都具有非常高明的書法複製能力,他們甚至可以用油漆刷子輕易寫出書法風格的字體,有些注重招牌的商家,會請名家寫字,當時台北市和平東路、羅斯福路口附近,幾乎全部都是溥心畬、張大千、臺靜農、王壯為這些名家寫的招牌,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放眼望去,看到的影像到處充滿書法,書法的魅力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民國八○年代以後,現代印刷技術開始應用於各行各業,電腦打字的放大縮小都非常方便,廣告招牌的製作開始出現各種印刷字體,書法招牌在不知不覺中退出大眾的視野,後來,中文電腦開始流行,電腦字體甚至一度成為重要的高科技產業,影響所及,電腦字體很快成為所有報紙、雜誌、書籍的最佳選擇,於是現代人的漢字視覺,終於被電腦時代所統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