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體育 不能只靠發獎金

劉邦師(台北市/退休勞工) |2006.12.09
533觀看次
字級

杜哈亞運我國棒球隊繼軟網奪金「破蛋」後,再以「八:七」些微比數,奪得第三面金牌,這塊金牌得來不易,國人欣喜若狂,但卻潛藏了諸多問題。

亞運賽程已進行了一半,就我國代表隊來說,有些已較技的目標性強項如撞球、保齡球、射箭等,國手表現都不如預期好,加上我國選手對沙漠型氣候適應較差,甚至有人生了病,行前看好的賽項如跆拳、空手道、高爾夫等,衷心期盼「天佑中華」,能照規畫斬將過關贏得金牌,好讓金牌數距體委會主委陳全壽預定的十五面不致太難看。

說起運氣,我國代表隊真的有些「背」,譬如射擊好手林怡君,以排名第二晉級決賽,竟在決賽後段連續七靶打空。再如我國強項跆拳,輕量級亞洲三強我國宋玉麒、伊朗奧運金牌哈迪及南韓李龍說,都抽中同一籤組,宋玉麒原本連番踢掉對手晉級八強,卻在最後約三十秒被哈迪擊中,連銅牌也拿不到。看來陳全壽有必要快去求拜「神農大帝」了?

再看金牌已近九十面的大陸隊,從其選手贏得金牌的感想談話都透露出「扁日壓韓」的旺盛企圖心,至於能拿多少面金牌反而不是標竿目標,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韓日兩國金牌總數四十面,尚不及大陸的半數呢。由此看來,將某一、二個體育強國當作「假想敵」,鼓勵或獎勵選手從苦練、體能及競賽技巧超越他們,才能在國際賽場上大放異彩。

以這次「勇奪」金牌的棒球隊為例,我國是雜合了中外職棒好手組成的金牌隊伍,反看我國成棒「宿敵」韓日,韓隊沒有外部「傭兵」,選手都是土生土長,日隊則清一色業餘選手,亦即日韓似不在意有無這塊金牌,我國則志在必得,並對這個金牌付出七千多萬國光體育獎金,十分貴重。

所以,發展體育不能只靠「獎金政策」或「金牌政策」。畢竟獎金與金牌只是體育大樹的短期肥料及果實,而非地下縱橫交錯的粗根,唯有粗根才能使體育的樹茁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