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位排灣族耆老齊聚來義鄉文物館,展現充滿歷史記憶的美麗手紋。圖/陳沛佑
【本報屏東訊】全台灣僅存三十幾位的手紋耆老,來義鄉就佔有三分之二,為了讓年輕人了解手紋文化,該鄉文物館舉辦手紋文化展,邀請十三位高齡八十多歲的vuvu到文物館共襄盛舉。
八十四歲的柯玉花十六歲就刺上手紋,她說,能夠和其他一樣有手紋的vuvu聚在一起,非常開心,能夠讓年輕人認識這項文化,感覺很棒。
手紋對於排灣族來說是獨有的珍貴文化,從手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社會階級,每個手紋更紀錄著被紋者的記憶和過去。
手紋的禁忌不少,像紋刺時禁止丈夫還有孕婦探視,另外,紋刺的途中打噴嚏或是放屁,必須立刻停止動作,否則受紋者的靈魂會被拖走。
來義鄉文物館為了記錄手紋歷史,走遍各部落聽故事和紀錄,不料花一年間訪問到的二十二位vuvu,有些已離去,有些正在醫院死神奮鬥。
部落義工林曉娟說,「就像和時間賽跑一樣,再不紀錄文化就要消失了。」
伊荻絲帶著奶奶柯玉花一同參加手紋開幕展,她說,她曾經問過奶奶,是否贊成年輕人也紋手,但奶奶說,「這是留不住的文化」。
柯玉花說,即使現在紋手,也僅是一個漂亮的圖案罷了,失去紋手的意義。
賴金蘭今年八十四歲,她在十五歲時得到頭目的允許而紋手。,她說,紋手是用針刺的,血不停的流,「當時痛到都哭了」,現在看著手上的紋路,賴金蘭靦腆的說,「很喜歡啦」。
來義鄉文物館館長高秀玲表示,「排灣故事在來義」手紋展,將展到明年五月,希望藉由展覽讓更多人認識手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