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立委提議設立食品警察,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這項做法不可行。對照今年九月,馬英九總統參加食品安全座談會的說法,有相當差異。
面對不肖廠商,政府一再說要重罰,但塑化劑風暴,消基會代五百六十八人集體求償,只獲賠一百二十萬元 ,和廠商所賺的黑心錢不成比例。
黑心業者被抓包,維持一貫公式,先是鞠躬道歉,再祭出特價優惠,只要消費者不吭聲,換人頭、改包裝,就可輕易過關重來,難怪有恃無恐。
依照經驗法則,政府執行法令,虎頭蛇尾是常態,業者躲過風頭後,一切將回到原點,吃虧的仍是消費者。知名大廠都敢一犯再犯,遑論其他業者。
沒良心是黑心商的本質,收斂不代表「改過自新」,為杜絕廠商見利忘義,消費者應抵制不肖業者,拒絕購買該家品牌的物品,才能迫使廠商悔改。
問題是,殺頭生意有人做,黑心食品不曾斷絕,消基會呼籲落實食品履歷制度,迄今仍未落實,消費者無從藉由資訊,選擇安全商品。
為了食品衛生安全,民間團體建議增設食安警察,馬總統認為可結合退休衛生人員和熱心年輕人,建立任務編組,中央和地方攜手合作,若涉及犯罪,可由檢調、警察單位支援。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黃富源認為,可結合食安專家、警察和義工,無需增設人力,同樣可發揮功能。
新任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昨天表示,他沒有包袱,未來不只查蒼蠅,也打老虎。但民眾會質疑,沒有虎頭鍘的衙門,如何打老虎?
換言之,成立食安警察「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只要政府展現魄力,官民合作無間,積極查緝,有檢警當後盾,嚴懲重罰,讓企業不敢輕舉妄動,才是打擊黑心最有力的方法。
黃龍(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