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塌地為壞人奔走效力就叫「為虎作倀」,意思和「助紂為虐」一樣。
「為虎作倀」的「倀」讀「ㄔㄤ」,指人被虎咬死後的鬼魂。傳說被老虎咬死的人,靈魂將成為鬼而供老虎驅使,就叫「倀」;後人用來比喻助惡行兇,有如引虎食人,也指幫兇而言。
北宋李昉的《太平廣記》第四百三十卷即曾記載唐朝長慶年間,有一位處士名叫馬拯,來到南嶽衡山遊玩時,和一名獵人射死猛虎並教訓「倀鬼」的故事。
明代張自烈的《正字通‧聽雨記談》,則歸納了「為虎作倀」的典故為:「世傳虎齧(ㄋㄧㄝˋ)人死,魂不敢他適,輒隸事虎,名為『倀鬼』。『倀』為虎前導,途遇暗機伏←,則遷道往。人遇虎,衣帶自解,皆『倀』所為,虎見人倀而後食之。」
自此,死心塌地為壞人奔走效力就叫「為虎作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