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救高學歷失業族,經濟部去年底推出青年職場研習計畫,結合所屬十一個財團法人研發能量,提供三個月免費研習,讓待業青年和職場接軌,但前三階段,每梯次五百名額,平均報到人數僅十五人。
效益「不如預期」,經濟部官員研判和學校聯繫不夠。一名參與研習學生指出,若非平日留意求職資訊,從信箱中「撿回」這條訊息,才及時報名,不然根本不知道,言下之意是宣導不足。
傳統觀念,學歷愈高容易找工作,待遇也愈高,曾幾何時,高學歷已不再是身價的代名詞,學歷愈高,工作愈來難找,「降格以求」比比皆是。
事實高學歷並非等同「難伺候」,只是少數人給了企業不良印象。七年級的翁姓女生,金屬中心研習一結束,馬上獲得留任。
「人求事、事求人」屢見不鮮,問題出在「供需失調」,高學歷不一定就能完美做人處事,如何培養職場所需人手,學校和職場如何接軌,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經濟部要幫助高學歷失業族,應大做廣告,才能達到效果。
煮字(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