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觀音閣鎮,計畫投資人民幣二十億元(約台幣一百億元),利用觀音閣鎮觀音山(原名曬布嶺)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悠久的人文歷史,將觀音山建設成集旅遊度假、宗教文化、原生態於一體的宗教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基地。將重點打造觀音山省級森林公園、觀音廟宗教文化區、荔枝公園,以及東江沙灘濕地公園等公益性項目。
其中,位於博羅縣梅花荔枝園村觀音山的禮佛禪寺,始建於盛唐,明代頗具盛名,明清時期被毀,地方政府委任日照(印化)法師負責重建古寺。禮佛禪寺占地面積四百八十畝,第一期工程已建成觀音殿堂,第二期工程計畫是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和藏經閣。
大雄寶殿仿山西佛光寺的唐代建築,殿內五百羅漢栩栩如生,並取《阿彌陀經》中「七寶池,八功德水」,建成全國唯一四面環水的「水中大殿」,集佛教文化與傳統藝術於一體。禮佛禪寺也成立博羅縣慈善會禮佛禪寺分會,秉持佛陀濟世利人的慈悲精神,為社會需要關懷的弱勢族群布施奉獻。
另外,位於觀音閣圩上龍頸脖南端小石山上的觀音廟,古名「埠鵝」,碑文載:「茲埠鵝一寺,創於明盛」。傳說靈人鐘其長年棲身寺內,某日觀音娘托夢給他:「埠鵝古寺一大寶剎也。」因此在寺主殿設置觀音堂,供奉坐蓮觀音,左右分列鐵扇公主和紅孩兒。
重建後的觀音廟,占地逾千平方公尺,是罕見佛道併立的勝地,也是羅浮山派支宗教場所,包括:埠鵝古寺、天后宮、三界廟,形成獨具風格的人文景觀,每年吸引數萬人前往朝拜觀光。
關於「觀音山旅遊開發區」,博羅縣已引進福田利海有機生態產業示範區、綜合旅遊項目、「縛婁古國‧文化大觀園」等,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環保型的優質項目,並推展大羅浮旅遊圈、生態旅遊綠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