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危險食品少碰 吃得安心

 |2013.10.28
507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依照毒性、稽查不合格率偏高等原則,提出十大危險食品,並建議減少外食、少吃「吃到飽」,以降低風險。

江守山提出的十大危險食品第一名是花生粉,他表示,市售花生粉黃麴毒素檢驗,不合格率高達八成。黃麵毒素是毒性很強的肝臟致癌物,沒有安全劑量,也沒有解毒劑。他建議花生粉最好自己打或現打,盡量挑選外觀沒有黑點的花生製作。此外,花生糖、花生醬等,也要小心挑選。

第二名是豆類蔬菜,江守山表示,毛豆、四季豆等豆類蔬菜因連續採收,容易農藥過量,他自己外食絕不吃豆菜類,即使在家料理,也先以海綿刷清洗豆子表面,接著以小蘇打水浸泡五分鐘,去除農藥比較安心。

第三名是含汞量高的旗魚、鮪魚、鯊魚等大型魚類;第四名是珍珠奶茶。江守山說,珍珠奶茶裡的茶可能有農藥、冰塊含菌且含糖量過高。為增加珍珠Q彈口感,業者常「加料」,簡直是「化學濃湯」。

十大危險食物還包括為增加賣相及重量加入過多鹽分和漂白的仔魚、可能含農藥及寄生蟲的生菜沙拉等。江守山到西餐廳用餐,都會請餐廳把生菜燙熟再吃。

許多上班族少不了的咖啡,江守山也提醒,如果業者是以發霉的咖啡豆磨粉,裡頭會含有具腎臟毒性的赭麴毒素,民眾最好買新鮮的咖啡豆自己研磨。

江守山建議少吃外食、少去吃到飽的餐廳用餐,他曾看過火鍋吃到飽餐廳為降低成本,把魷魚、木耳、海帶芽等食材,泡藥水泡成原體積三倍大,消費者怕吃虧猛吃,其實只賺到藥水中的「鋁」。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也說,要降低飲食風險,一定要從改變飲食及購買習慣開始。她建議減少外食頻率,自己燙青菜,增加綠色蔬菜攝取量,蔬果是天然解毒劑,有助於修復肝臟。另外,寧可吃完再買,保存期限太長的食物,最好不要碰。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是外食族,他說,外食族應接受食物的本色原味,不要過於追求酥、脆、Q、香,也應避免太油、太鹹、太辣的食物,以免攝取過量的食品添加物。

十大危險食品

品項可能危險因子

1.市售花生粉常含致癌物黃麴毒素

2.豆菜類 殘留農藥常超標

3.鯊魚、旗魚、

鮪魚等大型魚殘留重金屬汞

4.珍珠奶茶含糖量高、珍珠含防腐劑

5.仔魚含漂白劑、過鹹

6.生菜沙拉蔬菜可能含農藥、寄生蟲

7.豬腎臟 若以餿水餵豬易有腎臟病變

8.鳳梨蝦球 蝦球添加硼砂增加口感

9.小章魚捲捲的觸手浸泡藥水

10.咖啡粉咖啡豆發霉後磨粉,有赭麴毒素

資料來源/江守山醫師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