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世間--春桃阿姨 感念大師 17年發心護持

林洛瀅 |2013.10.28
1602觀看次
字級
多年來,每當佛光山大慈育幼院的孩子要參加化裝遊行前,李春桃總會邀女兒、孫女一起為院童裝扮,她還承諾要服務一輩子。 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多年來,每當佛光山大慈育幼院的孩子要參加化裝遊行前,李春桃總會邀女兒、孫女一起為院童裝扮,她還承諾要服務一輩子。 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記者林洛瀅專題報導】佛光山大慈育幼院孩子口中的「春桃阿姨」—李春桃,出生在一貫道家庭,十二歲時翻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著作而觸動內心,婚後皈依佛門二十八年,她的生命彷彿脫胎換骨,即使面對病魔一再考驗、丈夫意外身亡,仍堅定信念,一步步走出人生陰霾。

李春桃八歲時與妹妹接受一貫道的「求道儀式」,但她對宗教教義、經典內容仍然懵懂。十二歲時,她在常去的道場發現星雲大師的著作,便好奇翻閱《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等書,那是她初次與佛陀、大師的「一面之緣」。

學佛找到人生答案

三十歲時,李春桃被醫生查出罹患甲狀腺腫瘤,即使開刀治療,病情卻毫無明顯改善,她臉色青黃、渾身無力,原本體重近六十公斤,只剩三十多公斤。

她內心徬徨無助,雖然家人不停的加油打氣,丈夫還允諾「即使要傾家蕩產,我也要救妳」。但面對可能因病死亡,心裡害怕拖累家人,李春桃一度有了輕生念頭。她說:「我偷偷在床底下藏了安眠藥,希望趕快結束生命,但是想到丈夫和三個孩子還小,又不忍心。」

出院後,李春桃得知一位認識多年的阿伯生病,她與妹妹常去探望,阿伯送了一本《心經》給她,並鼓勵她學佛。當阿伯臨終時,兩姐妹恭誦二十一遍〈大悲咒〉,並回向功德,看著阿伯面帶笑容辭世,兩人感動至極。

「我只想禮拜真正的佛教,如今找到答案了,學佛信念就更堅定。」為找尋真理,她多次拜訪寺院,請求法師解決心中疑慮。某年春節,夫妻相約到佛光山賞花燈,走入寶藏館時,聆聽一位法師講述佛陀的生平,館內陳設佛陀的舍利、、米,讓李春桃心生感動。也許因緣成熟,她當天就在大雄寶殿登記,觀音菩薩聖誕前幾天,她與妹妹在大師主法下皈依。

從此,她把書桌布置成小佛堂,早晚拜佛並持誦一百零八遍〈往生咒〉,時常與妹妹交流學佛心得。她說:「一貫道教會我四威儀、倫理道德,而佛教則帶我認識生命真諦。」

子女陪伴 走出喪夫痛

民國八十年,李春桃接受子宮切除手術,出院後二十天,她想返回工作崗位,特地到市集買零食,感謝同仁多日分擔工作,怎知東西沒買成,卻聽到兒子心急地說:「爸爸出車禍了。」她趕去醫院為時已晚,上午夫妻出門的道別,成了最後一面。

「我還記得上班前先生說,對不起,我要去上班了,不能在家陪妳。」先生很體貼、善解人意,兩人彼此扶持二十五年,他的驟然離世讓李春桃難接受,她整天躺在床上、沉默不語,眼淚仍不自覺地流下,許多同參道友去關心,她卻連開門迎接的心力都沒有,甚至身心煎熬到想跟隨先生離去,但一想到孩子失去父親,不能再失去母親,只好重整心情為孩子活下去。

由於佛光山派了幾位法師協助李春桃處理先生的後事,第二天星雲大師到家中慰問,告別式時大師再度前來,且七天佛事功德圓滿。

在靈堂前,李春桃告訴先生:「不要擔心我的身體,我會把家和孩子照顧好,你要一心念佛,不要記恨撞到你的人。」她也祈求佛菩薩為自己打氣,心不顛倒。而且三個孩子還貼心的陪伴入眠,時常逗她笑、出外散心,盼望母親早日走出喪夫之痛。

為了報答佛光山的恩情,李春桃發心當義工,每年過年、清明節、中元普度,必定前往佛光山各殿堂巡禮,十七年來從未間斷,護持精神,令人敬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