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政府把山豬窟垃圾掩埋場變身「山水綠復育生態公園」,昨天啟用,成為南港區新地標,也是最大的公園綠地。這也是台北市繼文山區「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後第二座掩埋場變公園,下月內湖垃圾山也要變復育公園。
「山水綠生態公園」達二十一公頃,相當兩座大巨蛋,自民國一百年停止掩埋垃圾,逐漸把既有設施修建而成休憩設施,包括舊有資源回收廠改建為遊客服務中心、廢棄電線桿彩繪變身彩虹支柱,並以鐵鋁罐壓塊設置互動遊戲性環教設施;未來將結合農會設假日農民市集,提供在地新鮮蔬果或健康茶飲。
園區也提供回收修復的自行車、廢輪框製成彩色滾鐵圈、被颱風吹倒的樟樹製成踩高蹺等,另設置遙控飛機、風箏場,全部免費提供遊園者使用。
「山水綠」植栽不同林相,包括楓香林、油桐花林、台灣欒樹、苦楝木區等。園區小溪流以野溪方式復育,營造友善生態環境,已吸引大冠鷲、台灣藍鵲、領角鴞、五色鳥、烏秋等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