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國(首都咸陽)武安君白起,大舉攻擊韓王國(首都新鄭在河南省新鄭縣),陷野王(河南省沁陽市)。韓王國首都新鄭和北方的上黨郡(山西省長子縣)之間的交通,被攔腰切斷。上黨郡長(上黨守)馮亭,派使節到邯鄲(河北省邯鄲市)說:「韓王國不能守上黨,勢必被秦王國攫取,然而我們寧願成為趙王國的臣民。上黨郡所屬大小十七個城市,謹呈獻在大王面前。」
趙王(三任惠文王)趙丹向平陽君趙豹徵求意見,趙豹說:「聖人有句話:無緣無故、平空降臨的好處,是一種災難。」
趙丹說:「上黨軍民都願意歸附我們,怎麼能叫無緣無故、平空降臨?」
趙豹說:「秦王國對鄰國採取的是蠶食政策,一口一口的下肚。它把韓王國攔腰砍斷,使韓王國領土南北隔絕,難道目的只在占領野王一個地方嗎?很顯然的,他們的目標是上黨,認為自然會掉到他們口袋裡。韓王國駐守上黨的那些官員,所以不向秦王國投降的原因,是想把災難轉嫁到我們趙王國頭上。秦王國辛辛苦苦耕種,趙王國卻去快快活活收割,即令我們強大,也不能從弱小手中奪取。何況我們弱小,怎麼能從強大手中奪取?我建議,千萬不可接受。」
趙丹再問平原君趙勝的意見,趙勝贊成接受。
上黨不但是個燙手的山芋,簡直是個點燃了引信的炸彈,拋出去都來不及,趙王國卻緊摟入懷,認為天降奇福。
趙豹的分析,入骨三分。而趙勝卻像一個白癡,這個以「江湖義氣」自豪的貴族,不過一個普通的浮誇之徒,眼睛只看到蟬,沒看到黃雀;只看到土地,沒看到秦王國大軍。弱小國家,有弱小國家的立國之道,千千萬萬,不可橫挑強鄰。違犯這個原則,一定挫敗,甚至覆亡。
接受上黨,是一項錯誤的決策。可憐的戰士和人民││多達四十五萬之眾,為高級官員這項錯誤的決策,付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