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富味鄉有二十四項內銷油品摻加棉籽油,標示不實,重罰八百萬元。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富味鄉原宣稱含棉籽油的油品全部外銷,但富味鄉食品公司董事長陳文南前晚坦承,在二十四項內銷油品中摻加棉籽油,另有一件「調合花生油」則添加花生香料,新北市衛生局昨天重罰八百萬元;新北地檢署偵辦富味鄉涉嫌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陳文南以二百五十萬元交保。
新北市衛生局昨天指出,比對富味鄉進出口憑證資料,發現棉籽油流向不明,數量兜不攏,陳文南前天深夜到案向衛生局坦承,內銷油品中摻有棉籽油。衛生局以每案裁罰二十萬元,二十五個品項裁罰五百萬元;此外,衛生局認為富味鄉在稽查時規避說謊,針對陳述不當事實,蓄意規避稽查,重罰三百萬元,全部合計共裁罰八百萬元,移送檢方追查流向,並要求全面下架回收。
陳文南也主動到新北地檢署說明案情,承辦檢察官及調查局幹員隨後到富味鄉調閱相關資料,訊後諭令陳文南以二百五十萬元交保。
另外,富味鄉有一食品廠位於彰化縣芳苑鄉,彰化縣衛生局昨天前往稽查,共查封十七個品項,共一百八十八公噸。衛生局官員指出,經清查富味鄉的下游通路超過一千家,遍及全國各地,銷往餐飲業、批發商、小油行及雜糧行等處。
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鄭智文、葉建成也會同調查。彰檢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智勇說,富味鄉內銷產品添加棉籽油卻未標示,至於是否涉及《食品衛生管理法》的摻偽、詐欺等不法行為,有待進一步調查,如事證明確將介入偵辦。由於新北及彰化地檢署都介入調查,彰檢說,高檢署檢察長已命令由彰檢合併偵查。
富味鄉二十一日原本宣稱,三年來從澳洲進口五千八百多公噸棉籽油,精煉後全數外銷,「絕對未流入國內」;但據富味鄉提供數據顯示,早在二○一一年已開始在部分調和油中加入棉籽油,並在台灣銷售,內銷的精煉棉籽油總量達二千多噸。
陳文南對未在包裝明確標示棉籽油向社會大眾道歉,但他強調絕非惡意,且保證安全沒有影響。他說,事發第一時間人在非洲,部門主管統計棉籽油相關資料有誤;若消費者要退費,也會配合辦理,同意先提出五千萬元,做為退貨保證擔保金。
大統也含棉籽油
另外,彰化衛生局昨天也到大統長基公司查驗含棉籽油的油品,發現九項產品含棉籽油,以標示不實每件開罰二十萬元,累積金額達三千零四十萬元。
大統長基公司負責人高振利昨天也配合檢警調查,坦承確實在產品內有加入棉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