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抽檢台北縣市國小午餐餐盒,結果竟然有高達六成三不合格,與衛生局抽驗「百分之百合格」大相逕庭,對照消基會與台北市衛生局抽驗結果的數據,不難發現衛生局把關不夠嚴謹,每天眾多學童吃下不衛生的餐盒,健康遲早會亮紅燈,教人憂心。
消基會的檢驗數據一公布,餐盒業者譁然,紛紛質疑消基會檢驗的正確性,然而,衛生局「百分之百合格」的抽驗結果,同樣也遭民眾質疑,這種只有在理論才存在的結果,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實務工作中。
個人雖然不敢擔保消基會的數據「絕對」正確無誤,但是我更質疑衛生局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個人擔任國小校長職務,當今校園學童餐盒的實際狀況有相當程度了解,「百分之百合格」的抽驗數據,讓我「合理懷疑」衛生單位把關不嚴,對業者有放水之嫌。
現在雙薪家庭多,父母忙於生計或圖個便利,帶便當的學生愈來愈少,訂購學校營養午餐的人愈來愈多,個人服務的學校就有高達九成學生訂購,面對這個實際情況,政府衛生機關理應更嚴格把關,勤於落實抽驗制度,讓認真用心經營的優良廠商獲得肯定,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和信賴,反之,要讓草率敷衍的業者,得到應有的教訓和警惕。
衛生局「百分之百合格」的抽驗結果,只會產生「劣幣逐良幣」反作用,現在消基會提供不同的檢驗結果,不合格廠商應有警覺,若不改善可能會被市場淘汰,因此若衛生局能用心檢驗,業者就會賣力經營,餐盒才會愈來愈好,學生才能吃得營養、吃得好,健康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