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植物禪】黃槿的歸屬

文與圖/白石莊主人 |2013.10.20
4785觀看次
字級
圖/白石莊主人
圖/白石莊主人

一個客家社團忽然愛上了黃槿花,請教我如何把黃槿和客家做上連結?我問他們,客家人不是已把油桐花當客家花了嗎?何以還要另找黃槿?他們的說法是,油桐只在山區生長、開花,一般平地和濱海看不到;而這些地方也有許多客家族群居住,這些地方可說遍地黃槿,處處開花。

我只好對著黃槿花大作文章:

黃槿是一日花,早上開,晚上謝,代表勤奮的客家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美德。

黃槿的花瓣是鮮黃色,但每一片花瓣基部卻是火焰般的深咖啡色,代表客家族發源自中原,是標準的「炎」、「黃」子孫。

黃槿花開呈微微低頭狀,代表一種謙虛;還有,黃槿花在日落凋謝時,噗一聲整朵完整的掉落下來,代表的是客家硬頸風格,維持著始終如一的風骨。

更重要的是黃槿樹耐強風、耐苦旱、耐貧瘠,任何惡劣環境都能努力扎根,開枝散葉,它被選為海岸防風林最佳樹種不是沒有原因的,而這樣刻苦耐勞,勇敢與艱困環境搏鬥的精神,還有什麼植物比它更能代表客家民族?

這群社團朋友大大欣喜,開心的說,他們還真選對了花!

黃槿做為客家意象之代表,的確是有條件的。但其實這也是我順口說說,倘若哪天來問我的是「閩南」、「外省」,或「新台灣人」的朋友,我還是會隨口另外再大談特談一番,說不定對方也都能聽得「心服口服」。

其實黃槿本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它不屬於哪個族群私有,它更不會主動宣示喜不喜歡出任哪一個族群的代表,一切皆來自人為的詮釋。我們讚美梅花的堅貞,詠歎牡丹的富貴,厭惡鬼針草的揮之不去,一切都來自一次次認同上的強化,而終於為它們貼上了標籤。

黃槿一如油桐,能不能代表客家花,一方面是主觀的誰先貼標籤搶得先機,另一方面則是客觀的,能否贏得多數人之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黃槿本身絕不會參與任何意見。

所有的植物朋友都不會參與人間的意見,我想,如果他們有話向人說,唯一的一句只是:「人啊,請共享這地球之美好吧,別被無窮私欲與貪念迷惑了您的雙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