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一項針對亞洲六個主要城市民眾的儲蓄行為調查顯示,台北人儲蓄占所得三成,比例居六大城市之冠,每月平均儲蓄金額則以首爾人最高;退休和子女教育費為亞洲民眾主要儲蓄目標。
這項亞洲民眾儲蓄行為大調查今年四月到八月間,在台北、香港、上海、首爾、東京和吉隆坡等六個亞洲城市,分別舉行三至四場小組訪談,並針對各城市中五百名十八歲到六十四歲的民眾進行電話訪問。
六成六的首爾人和五成九的吉隆坡人有固定儲蓄的習慣,台北人和香港分別有五成六和四成四,東京人和上海人則是支出有剩餘才會存起來。
儲蓄習慣比例最高的首爾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也最高,約合新台幣二萬三千餘元。吉隆坡人雖然儲蓄比率很高,但每月平均儲蓄金額只有新台幣三千二百元,台北人的月儲蓄金額達新台幣一萬一千五百餘元。最沒有儲蓄習慣的是上海人,每個月只能存到接近新台幣二千八百元。
如果比較儲蓄占所得比例,台北人以三成居冠;東京人最低,只有不到二成。調查中還發現,如果遇到加薪,香港人會存一半、花掉一半,吉隆坡人會先花掉,而首爾人會選擇存起來。
調查發現,退休金和子女教育費是亞洲民眾主要的儲蓄目的。就退休金來說,上海人對政府保障的期待較高,只有不到二成存退休金,其他城市則都有近五成為退休儲蓄,其中以東京人的六成比例最高。在子女教育費方面,台北人的設定高達台幣三百九十四萬元,是六城市中最高的。
為了儲蓄,亞洲民眾普遍同意可放棄社交和時尚的花費,台北人和東京人願意減少旅遊支出,吉隆坡人則樂觀地覺得不用犧牲其他花費就可以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