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動物猛象 靠長毛與脂肪禦寒 羅智華 |2013.10.18 語音朗讀 32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科教館舉辦「冰原奇跡-史前巨獸‧長毛象特展」,打造出栩栩如生的長毛象。 圖/記者羅智華長毛象頭部巨大,象牙很長。 圖/美聯社史前動物長毛象的碩大體型,常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圖/于志旭 相信有看過美國動畫電影《冰原歷險記》的觀眾,應該都會對影片裡那隻長得逗趣又可愛的主角長毛象「蠻尼」留下深刻印象,許多小朋友看完後更開始對這隻史前巨獸的習性、生態感到好奇,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長毛象是出現於距離現在大約三十萬年前的史前動物,但因為氣候變遷或人類獵殺等因素,而導致這些巨獸在一萬六千年前走向滅絕的命運,不少動物學家、考古學家,這些年來積極在世界各地挖掘它的化石,像是法國國家考古研究院之前曾在位於巴黎東北的地區發掘到近乎完整的長毛象化石,包括骨盆、顎骨、脊椎等珍貴遺骸,讓研究人員驚喜萬分。 眾所周知,大象是陸地上體型最為龐大的哺乳動物,從生態分類來看,這群龐然大物屬於長鼻目、象科,主要可分為非洲象屬與亞洲象屬。但已經從地球上絕跡的長毛象則為猛象屬(Mammuthus),這個字是源自於俄羅斯的古字「 mammut」,從字面上來看是意指潛伏於地下的東西,原因是因為當科學家發現長毛象遺骸時,牠們大多是埋藏在凍土中,因為低溫,亦有助於維持遺骸的完整性。 而當中最為人所認識的,就是棲息於寒帶冰原的猛象,體型碩大的牠們因為毛特別長,所以又稱之為「長毛象」。科學家表示,這種猛象的體型大小,比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大象外觀還來得大,但由於生活於冰原環境,為了禦寒,除了身上會長出一根根的長毛外,在長毛象的體內也存有一層厚厚的脂肪來幫助牠們維持體溫,避免凍傷。 為了讓年輕學子與社會大眾對長毛象有更進一步了解,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特別舉辦「冰原奇跡─史前巨獸.長毛象特展」,介紹長毛象的生態與大象演化,以及族群分類知識。 為了讓史前巨獸的真實模樣可以展現於世人眼前,科學教育館館長朱楠賢表示,主辦單位特別模擬長毛象的體型、外觀,打造出相同比例大小的長毛象模型,除了有仿真長毛外,還借助現代科技讓長毛象的長鼻子、頭部、頸部可以來回擺動,再搭配上具震撼效果的大象吼叫聲,讓長毛象看起來格外栩栩如生,讓參觀者看了都會忍不住以為長毛象又重新活過來。 除此之外,主辦單位還首次以360度的動態主題舞台呈現十多隻劍齒虎的化石是包圍著一隻隻體型巨大的長毛象化石,藉由大面積展示的方式,重現史前時代的劍齒虎是如何透過團隊合作的群體狩獵方式,來獵捕體型比牠們大上好幾倍的長毛象,相當活靈活現。 前一篇文章 昆蟲大觀園 蚊子的生態經 下一篇文章 深│度│閱│讀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5雲梯2025.07.0106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7如是說2025.07.0208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保鮮膜很黏難用?專家:放冰箱變滑溜好抽拉中央清華探高團隊 發現金星軌道內小行星大發現!澳洲隕石 含70億年前古老物質NASA探測器飛掠太陽 揭太陽風神祕面紗鳥愈變愈小隻 專家:是暖化害的影音/AI無人餐廳 中正大學:應用機器人省人力 作者其他文章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南華7學系滿招 再創佳績佛大攜手企業 推零碳旅遊種樹計畫動物聯合國 珍古德為保育發聲佛光大學薪火相傳 畢業生邁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