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動物猛象 靠長毛與脂肪禦寒 羅智華 |2013.10.18 語音朗讀 33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科教館舉辦「冰原奇跡-史前巨獸‧長毛象特展」,打造出栩栩如生的長毛象。 圖/記者羅智華長毛象頭部巨大,象牙很長。 圖/美聯社史前動物長毛象的碩大體型,常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圖/于志旭 相信有看過美國動畫電影《冰原歷險記》的觀眾,應該都會對影片裡那隻長得逗趣又可愛的主角長毛象「蠻尼」留下深刻印象,許多小朋友看完後更開始對這隻史前巨獸的習性、生態感到好奇,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長毛象是出現於距離現在大約三十萬年前的史前動物,但因為氣候變遷或人類獵殺等因素,而導致這些巨獸在一萬六千年前走向滅絕的命運,不少動物學家、考古學家,這些年來積極在世界各地挖掘它的化石,像是法國國家考古研究院之前曾在位於巴黎東北的地區發掘到近乎完整的長毛象化石,包括骨盆、顎骨、脊椎等珍貴遺骸,讓研究人員驚喜萬分。 眾所周知,大象是陸地上體型最為龐大的哺乳動物,從生態分類來看,這群龐然大物屬於長鼻目、象科,主要可分為非洲象屬與亞洲象屬。但已經從地球上絕跡的長毛象則為猛象屬(Mammuthus),這個字是源自於俄羅斯的古字「 mammut」,從字面上來看是意指潛伏於地下的東西,原因是因為當科學家發現長毛象遺骸時,牠們大多是埋藏在凍土中,因為低溫,亦有助於維持遺骸的完整性。 而當中最為人所認識的,就是棲息於寒帶冰原的猛象,體型碩大的牠們因為毛特別長,所以又稱之為「長毛象」。科學家表示,這種猛象的體型大小,比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大象外觀還來得大,但由於生活於冰原環境,為了禦寒,除了身上會長出一根根的長毛外,在長毛象的體內也存有一層厚厚的脂肪來幫助牠們維持體溫,避免凍傷。 為了讓年輕學子與社會大眾對長毛象有更進一步了解,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特別舉辦「冰原奇跡─史前巨獸.長毛象特展」,介紹長毛象的生態與大象演化,以及族群分類知識。 為了讓史前巨獸的真實模樣可以展現於世人眼前,科學教育館館長朱楠賢表示,主辦單位特別模擬長毛象的體型、外觀,打造出相同比例大小的長毛象模型,除了有仿真長毛外,還借助現代科技讓長毛象的長鼻子、頭部、頸部可以來回擺動,再搭配上具震撼效果的大象吼叫聲,讓長毛象看起來格外栩栩如生,讓參觀者看了都會忍不住以為長毛象又重新活過來。 除此之外,主辦單位還首次以360度的動態主題舞台呈現十多隻劍齒虎的化石是包圍著一隻隻體型巨大的長毛象化石,藉由大面積展示的方式,重現史前時代的劍齒虎是如何透過團隊合作的群體狩獵方式,來獵捕體型比牠們大上好幾倍的長毛象,相當活靈活現。 前一篇文章 昆蟲大觀園 蚊子的生態經 下一篇文章 深│度│閱│讀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保鮮膜很黏難用?專家:放冰箱變滑溜好抽拉中央清華探高團隊 發現金星軌道內小行星大發現!澳洲隕石 含70億年前古老物質NASA探測器飛掠太陽 揭太陽風神祕面紗鳥愈變愈小隻 專家:是暖化害的影音/AI無人餐廳 中正大學:應用機器人省人力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永續佛學教育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