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殿堂】玩物尚志

江子 |2013.10.14
1594觀看次
字級

「玩物喪志」,出自《尚書‧旅獒》。

衛懿公喜鶴,耗巨資飼養,玩起來不理朝政。外族一朝來犯,將士們拒戰,提議讓鶴抗敵。懿公只得親征。結果,軍心不齊,戰敗而死。留下詩云:「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古人對「物」的理解很偏狹,鶴兒難免委屈。老舍也說:「戀什麼就死在什麼上面。」似乎唯有「業」(學業)才值得認真琢磨。所以,韓愈才會說「業精於勤而荒於嬉」,然也正因如此,若不投入地「玩」,如何「精」得起來?

對「玩」字就更敏感了。其實,德國思想家弗瑞德里希‧席勒說:「當人是完全意義上的人時,他肯定是在玩,人也只有在玩的時候才是完整的。」蔡瀾講究「雅玩人生」,將人生「玩得快樂,玩得幸福」。他說:「以興趣為工作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

用孔傳的話來形容衛懿公的玩法:「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僅僅在玩弄器物,不知不覺中,就會物化為奴,玩而無度、樂而無禁,精神就被腐蝕了。

戴濱淳玩牌,從一事無成的農村少年,蛻變成技驚四座的魔術大師。他就「玩」出了名堂,化物為寶,進而轉為精神。

「物」由不同的人玩來,會呈現不同的色彩。

「物」是身外之物,「志」才是內在之精,「玩物」和「喪志」沒有必然關係。「玩物」,只是一個中間點,無所謂好壞。只知「玩」,也確實「玩」得好的,有些嗜酒的人,練成了海量,可僅僅就是個酒鬼;而李白則是酒中詩仙,人家就摸明白了如何「玩」呀!

《茶說》:「茶之飲,最宜精行修德之人。」看來,「玩」物也能「養」志。寄情於山水,聚精於事業,能充實生活,並享受其中樂趣;許多品格也是「玩」出來的,栽花養草,吹拉彈唱,都能怡養性情,使人淡泊明志,老舍就是這方面的行家。

在「養」的基礎上,還可以「尚」志。

很多發明、進步,都起源於宗匠大師們對某一事物的「玩」。阿基米德玩水,發現了浮力原理;達爾文玩昆蟲,創造了進化論;富蘭克林玩風箏,發明了避雷針。「玩」出名堂的「玩」,「玩」出名堂的「物」,更值得鼓勵。

有的人玩成了「才」,有的人卻把自己玩「沒」了。

「喪志」和「尚志」,只不過是「物」和「志」鬧矛盾時,哪一方壓倒哪一方罷了。古人有明訓:「邪生於無禁,欲生於無度。」人是物的主人,不可顛倒。一字之差,咫尺之近,卻相距天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