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幫派主義復辟了嗎?

 |2006.12.06
476觀看次
字級

幫派之存在於社會,古今中外無一倖免。幫派之介入政治古亦有之,劉邦之奪取天下便是靠幫派起家;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之抗洋保皇,也可算是利用幫派在體制外搞「文革」。近代史上孫中山藉哥老會之組織搞革命,則斑斑可考。

幫派主義有幾項特色:一是個人崇拜。幫派中領袖的地位至高無上,是絕無瑕疵的,是不可動搖的。任何人要挑戰領袖就是叛逆,有異議就應殺無赦。其二是幫派中有幫規,而幫規由幫主制訂,審判定罪亦由幫主決定,他人不得置喙,絕沒有上訴管道。其三是幫派利益高於一切,它可以高於國家法律,亦可以高於普世的是非,於是道德、廉恥、榮譽均可置之高閣,幫派利益就是神主牌。

古人改朝換代搞革命,無不奉「幫派主義」為圭臬,但是革命一旦成功,坐上了皇帝的九龍椅,便要改弦易轍開始「立朝儀、定律法」,去掉幫派的習氣,做一個全民的皇帝。中國近百年來,外患內亂不已,國民黨革命雖告成功,但軍閥割據始終未能削平。國、共兩黨亦不例外,黃埔軍校之成立,目的乃是建一支黨軍,黃埔的口號是「擁護領袖」,即使已制憲行憲,戰敗退守台灣,其幫派主義的陰魂始終未散。共產黨更是沒有法律只有黨規,黨可以殺人,黨可以賜官,黨指揮一切,徹徹底底的幫派主義。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要徹底消滅社會中的幫派,勢不可行。但政治這一環,就必須一切依法行事,政治中不可雜有幫派思想,政黨亦不可奉領袖如幫主,輿論要容忍異議,處理人民事務,一切依法定程序辦理。說得更透徹一點:一個民主國家就是要「去幫派主義」,而且要「去」得徹底。

台灣如今的執政黨,當年搞革命時高唱入雲的口號是民主、自由、法治,近三十年來的抗議與批判,就是針對國民黨幫派主義。以為台灣開創新格局,反殖民、反權威、反個人崇拜、反貪污腐敗、反特務橫行、反司法不獨立、要建立本土的民主政權之「公民社會」願景,也是「去幫派主義」的藍圖。

可是執政六年以來,執政黨竟然從一個奉行民主主義的政黨,逐漸退回到幫派主義的政黨。首先,他們演繹出一套幫派的邏輯:阿扁等於本土政權,挺扁就是支持本土政權,至於他是否涉及貪瀆,是否向全民扯謊,是否制訂誤國的政策,一概無足輕重。於是親綠學者的「七一五」聲明被視為悖離本土的囈語,林濁水與李文忠辭退立委的諫言是背叛,羅文嘉被比喻為在凱撒背後捅刀的布魯特斯,蘇貞昌只說了一句「歷史共業」,就被指替馬英九放水。

這一套思路完全符合幫派思維的條件,我們看不到針對親綠學者的「七一五」諍言與林濁水、李文忠、羅文嘉所提意見的論述,只看到「忘恩負義」、「首席戰犯」、「影響選情」這一類情緒語言,看不出有任何新思維與新視野。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在各個新興國家都走向「公民社會」的今天,一個政黨竟堂而皇之的走上「幫派主義」路線,真讓人有不知「今夕何夕」的錯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