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由兩岸四地四所大學聯合進行的「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昨天發布今年第三季調查結果,大陸九十一點五位列第一,其次是澳門八十六點二、香港八十二點三,台灣七十七點三九,大陸呈現回暖趨勢,而台灣民眾則擔憂物價水準與經濟發展狀況。
本次該調查由大陸中央財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和台灣輔仁大學進行,訪查本地經濟、就業狀況、物價水平、生活水準、購買房屋、投資股票等六項指數。
輔仁大學統計資訊學系教授謝邦昌分析,近兩個月外資大量湧入台灣股市,令民眾對短期投資較為樂觀,對長期投資則較為保守。薪資水平的倒退,使得民眾對本地經濟缺乏信心,且對物價上漲尤為敏感而不滿,亦導致台灣人才大量湧向薪資水準更高的大陸及新加坡等地。
謝邦昌表示,在兩岸四地中,台灣的物價漲幅其實最低,但因台灣薪資水準倒退,只要物價仍上漲,收入縮水或停滯的民眾仍會感到不滿,是「物價水準」分指數偏低的主因。
謝邦昌指出,大陸與台灣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經濟的發展都是有利的,但是台灣缺乏執行力,讓政治等非經濟因素影響了經濟發展,制約了經濟向前的力量。他強調,如果能夠去除這些障礙,台灣未來半年的經濟應該能有樂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