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莫琉心
圖/莫琉心
妹妹一臉興奮之情,把熱騰騰還冒著煙的碗公,端上了桌。
我們充滿喜悅的拿起筷子,滿足的享用。
「咦,怎麼……沒什麼味道?」
「哪會?媽媽煮的莧菜麵線,就是這個味道啊!」
「吃起來就鹹鹹的而已嘛!」
「莧菜麵線不就是這樣嗎?」
「哪有,媽媽煮的明明就很香。」
「……」
一時之間,我們為了味道這件事爭執著,是媽媽常煮的莧菜麵線沒錯,是我們一向愛吃的莧菜麵線沒錯,可是,怎麼就不是記憶裡的味道啊?
想起這件事,至今仍感到好笑,那一年,姐妹倆賃居在外,想下廚煮晚餐,心裡想吃的竟然是媽媽煮的家常菜,因為煮不出那味道,心中很是失望。
趕忙打電話回去問,媽媽一聽笑了。
「憨孩子,是不是把莧菜和麵線通通下水,煮成一鍋呢?」
我在電話這邊猛點頭,沒錯,是通通下水了啊!
原來媽媽的莧菜麵線是這樣煮的:
先切薑絲,用少少的油爆香一下,再加入洗好的莧菜炒到半熟,滴幾點醬油,接著撈起備用。鍋中加入水,煮滾後下麵線,等麵線浮起,再把莧菜加入煮熟,起鍋,大功告成。
「原來還要先炒過啊!」妹妹嘟噥著。
「少了先爆香薑絲的動作,這湯怎麼會香呢?」
媽媽再三叮嚀,接著又提醒我們如何清洗莧菜,麵線要煮到幾分,然後,再提醒天氣多變化,早晚要記得多加衣服……
莧菜有紅、白莧菜,還有野生的刺莧,春末到初秋最盛產,冬季一開花,口感就顯得老了,中醫都說要多吃莧菜,就因為莧菜清熱利尿,補血清肝,又因為屬性較涼,腸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太多,容易引起腹瀉。
媽媽在這道料理中加了薑,其實是為了增添香氣,沒想到正好平衡其涼性,難怪,每次吃過莧菜麵線,身體總是特別舒服。不只是這道料理,媽媽有許許多多廚房祕訣都是傳承自老一輩,或許他們並不真的明白這之間的奧妙,卻代代相傳,守護著子子孫孫的健康。
原來,媽媽的莧菜麵線,不只是記憶裡的味,連胃都是如此被愛餵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