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藥劑課長自去年設計「不識字病患藥袋圖形」,今年又致力研究「三視點譯安全用藥」,也就是以十二個凸起紅色點圖、點字的圖例,方便身障者自行服藥。近日內他會把圖示張貼在彰基網路,有需要可自由下載,下載的圖示貼在藥袋或藥盒上,提高用藥安全。
所謂三視是指明眼人、不識字及盲人,圖例同時讓三種人看得懂,須有國字、點圖及點字,他請求台中縣盲人協會理事長黃阿平及彰師大視障資料組協助。因對點字不熟識,他嘗試到第六個紅字發泡PU的網版印刷版本才成功,PU的網版印刷因圖形與點字效果凸出,有防水防油耐磨特性,長期觸摸也不會變得不凸出,紅色是方便弱視人看得見。
「我看見一名盲人跌跌撞撞走進醫院,領了藥,盲人一臉茫然的坐上椅子上,仔細的摸著五包藥袋,大概在煩惱怎麼服藥吧?看了真的好心酸。」在發表會上他提到設計的心路歷程說,彰化沿海地區老人、外勞及外籍配偶比例很高,這些看不懂國字的弱勢族群,吃錯藥比例甚高,像網路流傳的笑話,醫生交代不識字老人「吃飽吃三顆」,台語發音近似「吃一百三十顆」,把老人嚇壞了,相同狀況,外籍媽媽照顧小孩同樣不安全,所以以不識字族群為先。
「我問了許多盲人,他們都選擇到藥局買成藥、喝感冒糖漿。」劉上永說,盲人擔心吃錯了藥,反而更危險。另,像陳姓盲人因腸胃不適,就醫後,忘記醫師指示須在飯前服藥,總覺得藥效特別慢,拖一周後複診時,才明瞭原來是服藥時間錯了,難怪腸胃不適未獲改善。
劉上永有信心地說,有了三視點譯用藥安全,相信這些錯誤的用藥方式都可以獲得改善,對病患的用藥安全有更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