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 有待加強

巫敏生(台北市/退休 |2013.09.23
878觀看次
字級

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家水餃店來了五位日本背包客,用餐時輕聲細語,沒有觀光客慣有的喧嘩。當送上餐點時,個個點頭稱謝。

結帳時,桌面上碗盤,依大小整齊的堆疊,還將不小心滴在桌面上的醬汁擦乾淨,才鞠躬離開。

腦中卻呈現國人用餐後的桌面景象:滿桌的菜渣、沾料,滿碟快溢出的醬汁,丟了一地的大蒜皮、衛生紙及封筷子的塑膠袋,桌面、桌下一堆取又不用的餐巾紙。

回想起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災民們排隊等著領取救災物資。他們安靜、依序的從救難人員手中領到的只是一瓶水和一根小黃瓜,但那深深的一鞠躬,所表達的正是難以言喻的感恩心。反觀我們,辱罵救災人員事件屢見不鮮。

什麼樣的教育,讓日本人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能保有惜福愛物、感恩有禮的生活素養?

我住台北市文山區,與一國立大學、兩家私立高中為鄰,上下學時段眾多學生擠上公車,常見司機「您早」、「您好」、「歡迎上車」迎接乘客上車。迨乘客下車,又見司機「謝謝」、「謝謝」感謝搭乘。令人訝異的是,幾乎無人搭理,「我行我素」低頭在智慧手機裡頭。

公車司機熱情招呼,多換來冷漠相待,激不起絲毫溫馨喜悅氣氛。相對於日人的惜福感恩,反映出國內生活教育的不足。

邇來屢見討論兩岸學生競爭力,發言盈庭。期盼國人多留意學童的生活教育,教出知書達禮、溫文儒雅的氣質,在世界任何角落爭取好感,博得尊敬。

巫敏生(台北市/退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