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記性變很差,倒底是怎麼了?」一位六十五歲林太太,皺著眉頭說。看她神情焦慮,有黑眼圈,我就問:「睡得好嗎?」
「嗯─,睡不著,我長期吃安眠藥才能睡。」
「醫師,我太太是不是失智症?」
「失智症記憶力會減退,但睡不好,也會導致記憶力變差,尤其是長期服用失眠藥物的人。美國哈佛大學與法國波爾多大學研究發現,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若服用安眠藥有十五年以上,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提高五成。」
林先生看著林太太說:「看吧,跟妳說不要吃那個安眠藥。」接著問我:「失眠(安眠藥)怎麼會跟失智有關呢?」
「簡單說,安眠藥的成分,雖能利用轉換腦內訊息傳遞方式,達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但也會干擾腦內控制失智症的主要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s)。」
註:約有百分之六十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原因包括:老化引起的睡眠生理產生變化,例如會造成夜間時睡時醒,白天容易打瞌睡,由於體能及社交活動減少,暴露陽光的機會減少,造成白天睡覺、晚上失眠的睡眠障礙型態。另外跟失智症有關的睡眠障礙,最常見的是日落症候群,這是由於失智症患者腦部退化,影響到作息的規律。
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提早就醫,讓專科醫師透過失眠病史(包括失眠評量表,服用藥物記錄、腦波報告等)、抽血檢查(包括甲狀腺素、各種血清以及葉酸、B12濃度等),必要時加上神經影像學檢查(包括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MRI─判斷腦萎縮或腦實質病變)等,才能找出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就像本案例,經過檢查並調整失眠藥物,使用老年睡眠障礙的處置原則(每天早晚在相同時間入睡與起床,不要企圖早睡或賴床。盡量不要睡午覺、白天不要躺床、每天規律運動,睡覺時不要看手表跟鐘。躺在床上三十分鐘未能入睡就起床做些輕鬆的活動。咖啡跟茶盡量中午以後禁止飲用。睡前不要大吃大喝、睡前不做劇烈運動,及控制臥房溫度、噪音與光線及床墊,盡量調整舒適。)後,林太太不但失眠症狀改善,失智症狀也明顯進步。
(作者為神經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