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年前/台灣海峽報導】在地球的冰河期,本來位於歐亞大陸邊緣、太平洋上的台灣島,變成與歐亞大陸相連,雖然是海島也能引進大陸生態資源。
地球曾發生多次冰河期(氣象學家認為最近一次冰河期,在一萬八千年前至一萬年前),每當冰河期,由於地面的水結冰,無法流到海裡,造成海平面下降。
台灣島與歐亞大陸隔著台灣海峽,台灣海峽最寬處不及兩百公里,最狹處僅約一百六十公里;深度也只在兩百公尺以內,大部分不到一百公尺,所以遇到冰河期,海平面下降約一百五十公尺,台灣海峽的海底大都露出水面,變成了歐亞大陸與台灣島之間的「陸橋」。
本社記者「站」在台灣海峽上面,見證了此一萬年奇景,來自歐亞大陸的人類,以及長毛象、犀牛等動物,直接走過台灣海峽前往台灣島。
冰河期過後,地面的水解凍流到海裡,海平面上升,一度消失的台灣海峽又再重現,分隔了台灣島與歐亞大陸。
猛 象出沒,注意!
【本社記者特稿】台灣是一個小海島,卻曾吸引諸多大型脊椎動物在此居住(例如大陸的長毛象),在全世界的島嶼中確屬罕見。
台灣以生物多樣性著稱,但竟然還有長毛象,讓人刮目相看。台灣的長毛象屬南方溫帶猛 象,體型較北方寒帶猛 象小。
多年來,在台南市左鎮區菜寮溪河床上找到了長毛象、犀牛、鱷等古代巨大動物的化石,當地設有菜寮化石館可供參觀。
(貓頭鷹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