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在堂】劉方平的月夜春怨

簡文志 |2013.09.15
1729觀看次
字級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唐玄宗天寶年曾試應進士,後隱居潁水汝河,終生不仕。與李頎、嚴武諸人詩酬,有詩〈寄嚴八判官〉予嚴武(時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奏嚴武充任判官):「洛陽新月動秋砧,瀚海沙場天半陰。出塞能全仲叔策,安親更切老萊心。」

另有名詩〈採蓮曲〉:「落日清江裡,荊歌豔楚腰。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採蓮曲〉為樂府詩舊題,別名〈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即〈江南弄〉、〈龍笛曲〉、〈採蓮曲〉、〈鳳笙曲〉、〈採菱曲〉、〈遊女曲〉、〈朝雲曲〉),多寫江南採蓮女生活。首二句寫日落江清,歌聲宛轉,以「荊歌」渲染江南迷離氣氛,「豔」字與「清」字對影相彰,活現美姿。

另〈望夫石〉:「佳人成古石,蘚駁覆花黃。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以望夫成石之事,寫石上春日紅杏猶如佳人淡妝,興味十足。《全唐詩》上卷第二百五十一有詩。

見〈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是詩一名〈夜月〉。詩譯深夜明月西沉,斜照民居,時昏時暗。北斗星橫亙夜冥,南斗星斜倚西天。今夜春暖,蟲聲鳴進綠窗。「更深」,古時一夜五更,每更兩時,更深當指三更子夜。「半人家」指地上景物半潤月色,半浸黝影,「北斗闌干南斗斜」為深夜星象。前兩句以月影星斜破題,「更深」在時間中見留戀情深,「半」字中以靜(人家)顯動(星斗)。「偏知」有暫時的滿足感,更用「透」字穿出聲籟,氛圍靜寂而美,素雅而幽。

另見〈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金屋指漢武帝少時欲以金屋深藏表妹阿嬌,此指妃嬪華麗宮殿。紗窗外時近黃昏,空鎖華屋,無人知曉我的悲傷。庭院寂寥,春色冥逝,梨花萎地,深扉不啟。是詩頗有宮人失寵幽怨,黃昏中金屋不見光彩,人如遲暮,豈堪零落,深得婉曲之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