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因宛如梅花般的白色斑點而得名。圖/羅建怡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幫助野生梅花鹿可以重現於世人面前,政府單位與學界於1986年攜手展開梅花鹿復育計畫。趙明杰說,當時是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5公17母、共22隻梅花鹿來提供育種,並以墾丁國家公園為據點,進行台灣梅花鹿復育計畫,經過大家的努力,也讓原本瀕臨滅絕的梅花鹿重現生機,族群數量逐漸增加,目前在墾丁國家公園復育中心已經可以看到一隻隻外型古錐的野生梅花鹿。
不只是梅花鹿,也曾面臨瀕絕命運的台灣黑熊亦是野生動物復育重點,像是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就設有黑熊復育單位,集結專家學者之力來繁殖黑熊寶寶。但雲豹就沒那麼幸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雲豹可算是梅花鹿的天敵之一,隨著台灣野外棲地遭破壞,如今台灣已經看不到野生雲豹的身影。
就像人類會保護自己的家園一樣,他有感而發表示,每種野生動物的棲地亦同樣不容破壞,必須人類來捍衛。他指出,若一般民眾在野外看見梅花鹿等野生動物出現,除了保持適當距離外,更不能攻擊、獵捕、騷擾、追逐牠們,才不會影響野生動物的自然生態與族群數量。